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30903/4249431.html 旬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巴山区东段,居东经°58′至°48′,北纬32°29′至33°13′之间。东邻白河县、湖北省郧西县,南接平利县和湖北省竹山县、竹溪县,西连汉滨区;北与镇安县、湖北省郧西县相壤。县境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宽约79公里,周长约公里。县城位于汉江、旬河交汇处,新城区沿旬河西岸向上扩展延绵几公里,北段为县城老城区,因旬河入汉江处呈“S”形,故今又称“太极城”。 襄渝铁路在县城西北刘湾社区设站,由此经襄樊、郑州、石家庄至北京西全程公里,西经安康、达州至成都全程公里,至重庆公里,至汉中公里;西康(西安至安康)铁路贯旬阳北区,在城北白柳镇设旬阳北站,由北经镇安、柞水至省会西安公里,向西至安康46公里;西康高速公路横穿旬北,在小河镇设出入口,由此至西安.9公里;十天(十堰至天水)高速纵贯旬阳南部,在吕河镇设出入接口。 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辖个村(社区),是陕西省政府批准的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国文明村镇建设示范县,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省级治安模范县。 建制沿革 编辑商朝末年,武王伐纣之时,其联军中的“庸”人,就活动在今湖北省郧阳西部的堵水盆地及包括今旬阳在内的陕西省安康地区。 春秋时期,庸人一度为大巴山区先进的族落之一,之后,随着熊绎受封,楚国日益强盛,庸人逐渐衰弱。公元前年楚国大饥,庸人叛逃,楚人依蒍贾之计,联合秦人、巴人,攻灭了庸国。从此,旬阳地区归属楚国。 旬阳县 公元前年,秦楚战于丹阳,楚败,秦乘机夺楚汉水上游之地,新置汉中郡,旬阳地区遂归于秦。公元前年(秦昭襄王二年)秦楚和好,第二年,楚怀王与秦昭王结盟,秦归还原属于楚国的上庸六县,旬阳地区又重归于楚。公元前年,秦伐楚,楚败,割上庸及汉水以北之地予秦,此后,旬阳地区复归于秦。 公元前年,秦朝建立,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旬阳地区属汉中郡。 公元前年,刘邦部下郦商遣将攻克旬关,公元前年,汉朝建立,始置旬阳县。公元8年,新都侯王莽代汉立新,曾改汉中郡为新成郡,旬阳属之。 公元25年,东汉建立,今安康地区为公孙述势力范围。30年,光武帝刘秀遣李通攻克西城县(今安康市),旬阳地区归于东汉。东汉时期,废旬阳县,以其地并入西城县,隶于汉中郡(治今汉中市)。年,张鲁攻取汉中郡,旬阳地区归属张鲁。年,曹操打败张鲁,于西城县治置西城郡,旬阳地区属之。年,旬阳地区为益州牧刘备所有。 年(东汉延康元年),关羽兵败身死和孟达投降曹魏,西城郡归属曹魏。三国时期,旬阳地区一直属于曹魏。魏文帝曹丕即位初,并西城、上庸诸郡置上庸郡(治今湖北省竹山县上庸故城),由孟达任郡太守。不久复于原西城郡地设魏兴郡,移治洵口(今旬阳县城)。魏兴郡在三国时,隶属于魏之荆州(治今河南省新野县)。 年,晋王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年(太康元年),复置洵阳县,并于洧溪口(今蜀河镇)置兴晋县,洧溪(蜀河)以西属旬阳县,淯溪以东属兴晋县。旬阳、兴晋二县,在西晋时,先属荆州(治今湖北省江陵县),继属凉州(治今陕西省汉中市),一直隶于魏兴郡(治今湖北省郧西县上津)。西晋末年,巴氐族豪强李特率领蜀地流民起义,占据益、凉二州,旬阳地区一度归属李特及其子李雄的成国(十六国之一)。 年,东晋建立。东晋时期,旬阳、兴晋二县,仍属晋魏兴郡(移治西城县)。年,前秦(十六国之一)帝苻坚大将韦锺攻陷魏兴郡,旬阳地区归属前秦汉中郡。年,东晋车骑将军桓冲部将郭宝北伐,收复魏兴郡。旬阳地区重归于晋。 年,刘裕代晋称帝,改国号为宋。不久,北魏统一北方,中国出现了南北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即所谓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旬阳地区归属多变,沿革纷繁。 ~年(宋),旬阳的南区、中西区、北区为旬阳县,东区属兴晋县,均隶于魏兴郡(治西城县)。 ~年(齐),旬阳境内的旬阳县和兴晋县仍隶于魏兴郡。 年,萧衍乘齐内乱,夺取帝位,改国号为梁。自宋至梁,旬阳地区一直归属南朝的梁州(治南郑县,即今汉中市)。年(梁天监二年),梁州刺史翟远投降北魏,旬阳地区改归北朝,属北魏之东梁州(以安康郡治置,治今石泉县东南石泉嘴)。年(梁大同元年),北魏东梁州刺史元罗降梁,旬阳地区又归于南朝。梁不久改东梁州为南梁州。年(梁承圣元年),西魏大冢宰宇文泰遣大将王雄侵略山南(秦岭以南),攻陷魏兴郡(治西城县),以其地置东梁州,旬阳地区复归北朝。 年,西魏于洧溪口置洧阳县,又以洧阳县置洧阳郡,并于淯阳县西16公里之汉江南岸黄土山西置黄土县。同时,以洵州为洵阳县,并以洵阳县治置洵阳郡。年(西魏废帝三年)改东梁州为金州(州治及西城县治由今安康市汉江北岸移至南岸今址)。洵阳郡及洧阳郡均属之。 年(西魏恭帝三年),宇文氏代西魏称天王,建国号为周,史称北周。北周初,改洧阳郡为长冈郡,并改洧阳县为长冈县,翌年废长冈郡及长冈县,将赤石县、甲县、临江县(均在今湖北省郧西县及陕西省白河县之间)并入黄土县,移黄土县治于原长冈郡地,隶于甲郡(治今郧西县甲河关)。北周时期,洵阳郡所辖之洵阳县及甲郡所辖之黄土县,均隶于新置之金州总管府(治金州)。 年隋朝建立,罢天下郡,洵阳郡和甲郡俱废。年,以郡统县,洵阳、黄土二县分隶于西城郡、上津郡。 年底,唐王李渊遣李孝恭为山南遭招慰使,占领西城郡。年,李渊逼恭帝杨侑让位,建立唐朝,当年(武德元年)改西城郡为金州,洵阳县属之,改上津郡为上州,黄土县属之。年,废洵州,其地隶属金州。 年,后唐中宗灭蜀,洵阳、淯阳二县归于后唐,隶属金州戎昭军节度使。年,石敬瑭灭后唐,建号为晋,洵阳、洧阳二县改属后晋。年,刘知远代后晋称帝,建号为汉,洵阳、洧阳二县归于后汉。年,刘知远部将郭威代汉,建号为周,洵阳、清阳二县又归于后周。后晋、后汉、后周时,洵阳、淯阳二县均隶属金州怀德军节度使。 年(后周显德七年),掌握兵权的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策动“陈桥兵变”,代周称帝,建立宋朝,是为北宋。年,省洧阳县入洵阳县,今旬阳县境域盖从此略定。北宋时期,洵阳县一直隶于金州,属京西南路,改昭化军节度。 南宋时,洵阳县仍一直隶于金州,先后属利州路金均房州镇抚使、京西南路、西川宣抚司、金房开达宣抚使及利州路。南宋末年,洵阳县为蒙古所有。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是为元朝。年,南宋灭亡。元朝灭宋之后,因洵阳县境民居寥落,遂废县,设洵阳巡检司,隶于金州,属陕西行中书省兴元路总管府。 年,明朝建国之后,派邓愈率军由均州、房州一路西进,攻下洵阳县东部牛心石诸山寨,在蜀河迫使陈友谅“汉”政权平章张子贵投降,占领洵阳。年(洪武三年),复置洵阳县。年,洵阳还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汉中府金州。年,改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为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年,以洵阳县白河堡析置白河县,析洵阳县东部汉江以北金钱河流域入新置之郧西县。第二年,以金州兼属郧阳巡抚。3年(万历十一年)以水毁州城,改金州为兴安州。年(万历二十三年),改兴安州为直隶州,直隶于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不再属汉中府。 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明清之际,洵阳地区抗清斗争彼伏此起,接连不断,直至年(顺治三年)前后,清军才占领兴安州及所属的洵阳县。年,兴安州不再兼属郧阳巡抚。年(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起兵反清。年,清兴安游击王可成起兵响应,洵阳县遂为吴三桂所有。年冬,清抚远大将军图海率兵由商州旧县关南下,在洵阳两河关出其不意,一举攻破吴三桂部将韩晋卿七营,乘胜收复了洵阳县及兴安州。兴安州于年升为兴安府,洵阳县属之。 旬阳县 1年辛亥革命胜利,清朝的最后一位洵阳县知事白玉昆(满族)被逐。民国初年,洵阳县隶属陕西省汉中道。年(民国二十二年)废道,直隶于省。年设陕西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改为陕西省安康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洵阳县属之。 年底至1年间,洵阳县东北部圣驾河、竹筒河一带,曾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开创的鄂豫陕革命游击根据地的一部分。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洵阳县东区,中共上关县委、上关县政府迁至蜀河镇。年8月至年5月,东区蜀河、双河一带是共产党和国民党武装力量激烈争夺的地区。年5月,洵阳县民主政府在湖北省郧西县境成立。7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湖北西进,再次解放洵阳县东区,8月10日,洵阳县民主政府由郧西移治蜀河。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11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五十七师解放洵阳县城。洵阳县民主政府随之迁至县城,隶于陕甘宁边区安康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洵阳县改隶于陕西省安康分区专员公署。年改属陕西省安康地区。“文化大革命”中,地、县行政机构改称革命委员会。年,旬阳县革命委员会改为旬阳县人民政府,安康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安康地区行政公署,旬阳县属之至今。[3] 行政区划编辑区域 城镇社区名及村名 城关镇 老城社区居委会,鲁家台社区居委会,下菜湾社区居委会,小河北社区居委会,刘湾社区居委会,鸭沟村委会,鲁家坝社区居委会,青泥社区居委会,草坪社区居委会,党家坝社区居委会,刘店村委会,晏坪村委会,双垭村委会,木厂村委会,颜坡村委会,龙头村委会,殿湾村委会,无梁殿村委会,磨沟村委会,江南社区居委会,烂滩村委会,李家台村委会,两岔河村委会,宋家河村委会,岩湾村委会,瓦渣河村委会,龚家庄村委会,龙王庙村委会,庙河村委会,李家坪村委会 棕溪镇 棕溪社区居委会,杨河村委会,枣园村委会,长沙村委会,狮子岩村委会,华峡村委会,华坪村委会,康庄村委会,吕槽村委会,王家院子村委会,矾石村委会,展元村委会,瓦房村委会,红号村委会,黄土村委会,敖家河村委会,陈河村委会,隆家河村委会,车家坡村委会,姚家沟村委会 关口镇 关坪社区居委会,西坡村委会,泥沟村委会,张岭村委会,蒿塔村委会,宋坪村委会,铺沟村委会,大庙村委会,薛庄村委会,江北村委会 蜀河镇 蜀河镇社区居委会,高桥村委会,傅家湾村委会,七家洼村委会,吕关村委会,观堂沟村委会,郅家湾村委会,三官村委会,寨坡村委会,黄场村委会,施家沟村委会,曼湾村委会,文家山村委会,大东沟村委会,罗家坡村委会,小山岔村委会,沙沟村委会,渡口村委会 双河镇 双河镇社区居委会,双镇村委会,谢家老庄村委会,水洞村委会,金竹村委会,莲花台村委会,鸦坪村委会,庙沟村委会,三岔村委会,早阳坪村委会,卷棚村委会,马家沟口村委会,胡坪村委会,锅厂村委会 小河镇 小河镇社区居委会,膀子村委会,张家沟村委会,龙王滩村委会,双泥村委会,阳坡河村委会,小阳村委会,周家庄村委会,东河村委会,大南沟村委会,东沟村委会,两河关村委会,陈家坡村委会,金坡村委会,东山村委会,棋盘村委会,坪槐村委会,阳坡村委会 赵湾镇 赵湾镇社区居委会,华家山村委会,王长沟村委会,全岭村委会,金元村委会,王庄村委会,桦树梁村委会,高家坡村委会,白杨坪村委会,帽顶村委会,高东村委会,中沟村委会,胡家庄村委会,中山村委会,马蹄沟村委会 麻坪镇 麻坪镇社区居委会,李家河村委会,钱河梁村委会,铁山村委会,南家庄村委会,海棠寺村委会,梨湾村委会,关垭村委会,寨湾村委会,枫树村委会,瓦窑沟村委会,柳池村委会,老庄沟村委会,丝铺村委会 甘溪镇 甘溪社区居委会,唐坡村委会,袁湾村委会,高庄村委会,梯岩村委会,刘家院村委会,十字岭村委会,大岭台村委会,桂花树村委会,张家河村委会,施家坡村委会 白柳镇 白柳社区居委会,前坪村委会,十里洼村委会,白岩村委会,西沟河村委会,陈家庵村委会,老龙沟村委会,双庙垭村委会,白桑园村委会,柳村社区居委会,唐家院村委会 吕河镇 双井社区居委会,冬青树村委会,江店社区居委会,李家沟村委会,瓦房坡村委会,二佛寺村委会,田湾村委会,周家阳坡村委会,敖家院子村委会,梨河村委会,任家湾村委会,险滩村委会,吕河街村委会 神河镇 神河社区居委会,黑沟村委会,丰家岭村委会,金河口村委会,王义沟村委会,夏家院村委会,台子村委会,柳林村委会,屋场村委会 赤岩镇 赤岩社区居委会,林家沟村委会,黄泥坪村委会,金盆湾村委会,马保村委会,闵家河村委会,水磨河口村委会,七里村委会 段家河镇 薛家湾村委会,李家庄村委会,弥陀寺村委会,高鼻梁村委会,文雅村委会,北庵村委会,向家庄村委会,白果树村委会,唐家庄村委会,黄桥村委会,庙沟村委会 构元镇 构元村委会,樊坡村委会,王河村委会,金马塔村委会,开花村委会,林相村委会,羊山村委会 兰滩乡 兰滩村委会,龙池村委会,祝家村委会,龙潭村委会 仙河乡 观庄社区居委会,仙河口村委会,吉家庄村委会,竹园河村委会,王坪村委会,黄泥沟村委会,西沟口村委会,尖山沟村委会,大龙王沟村委会 庙坪乡 高坪村委会,竹园子村委会,金盆村委会,石圈村委会,擅木村委会,平河村委会,望月村委会,焦山碥村委会 红军乡 丰积村委会,红军村委会,中湾村委会,周家河村委会,庄院村委会,茨坪村委会,柳树村委会,庙湾村委会,上马村委会 公馆乡 康家坪村委会,南坡村委会,炉子坡村委会,寨子沟村委会,屈家沟村委会,落驾村委会,中心村委会,栗扒村委会,北沟村委会,铁厂村委会,张良村委会,西沟村委会,新田湾村委会 仁河口乡 仁河口村委会,桥上村委会,水泉村委会,王莽山村委会,瓦屋场村委会,枫坪村委会,段家沟村委会,方家湾村委会 桐木镇 桐木社区居委会,椒园村委会,沙沟村委会,立石滩村委会,磨场沟村委会,石板沟村委会,青山村委会,油房村委会,涌泉村委会,松树湾村委会,梅花村委会,岔园村委会,白石河村委会 张坪乡 子房村委会,周庄村委会,峰溪村委会,西台村委会,佛洞村委会, 桂花乡 梁河村委会,花坪村委会,秦家塔村委会,剥鹿沟村委会,梨树塔村委会,岩屋沟村委会,十八盘村委会,吴场村委会 石门镇 谌家院村委会,秧田坝村委会,曹家沟村委会,薛家庄村委会,白庙村委会,青蛇沟村委会,傅家庄村委会,石门村委会,崔家堡村委会,王家坪村委会,楼房河村委会,木瓜村委会 金寨乡镇 寨河村委会,郭家湾村委会,小营村委会,观音堂村委会,花房村委会,权口村委会,珍珠村委会,谭家院村委会,庙子垭村委会,张河村委会 铜钱关乡 双河村委会,大坪村委会,安然寨村委会,铜钱村委会,孙家坡村委会,太山庙村委会 沙阳乡 双河口村委会,沙阳河村委会,连桥村委会,水磨村委会,康坪村委会 注:行政区划的参考资料来源[4] 地理环境编辑位置旬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地处东经°58′~°48′、北纬32°29′~33°13′之间。东以仙河中下游与大南河(郧西县境)分水岭及吕河上游与冷水河(白河县境)分水岭为界,由北向南,依次同湖北省郧西县、陕西省白河县毗邻;南以韩家山——铜钱关一线及大神河与汝河、冠河(平利县境)分水岭为界,由东向西,依次同湖北省竹山县、竹溪县及陕西省平利县接壤;西以王莽山——包家山一线为界,同陕西省安康市相邻;北由西向东,以下茅坪、洛驾河沟口及蜀河与仙河上游(郧西县境)分水岭为界,分别同陕西省镇安县、湖北省郧西县相接。地图似不规则三角形。北宽南窄,南北长82、东西宽79公里(水平距离),周长约公里,旬阳县总面积平方公里,约占安康地区总面积的10.91%。[5] 地貌旬阳县位处秦巴山地,汉江河谷自西向东横贯中部,将县境天然分割为南北两大自然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南北向地形剖面呈“V”形,海拔~.4米。汉江以北属秦岭山脉南坡,是秦岭纬向构造带秦岭亚带的组成部分,除王莽山—包家山为西北—东南走向外,其余山脉均为东西走向,中部高,四周低,面积.7平方公里,占旬阳县总面积的64.2%;汉江以南属秦岭纬向构造带大巴山弧形构造的边缘部分,山脉走向多为西东向,地势较汉江以北稍低,东部和南部高,西北部低,面积.3平方公里,占旬阳县总面积的35.8%。地貌特征是:以中山为主,兼有低山、丘陵、河谷地形。境内重峦叠嶂,沟壑密布。[6] 气候旬阳地处亚热带北缘,秦岭屏障,阻住南下的冷空气,截挡溯汉江河谷上行的暖温气流,境内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至年平均气温上升0.5℃,秋、冬季升温明显,夏季日数增加23天,春、秋季减少7~12天;年平均降水量减少90.6毫米。 春季3~5月,春季天气多变,冷热不均,常有冷空气入侵,使日均气温明显下降。24小时内平均气温降低6℃(或以上)达4次。春季降水较少,占年降水量的22%。少雨之年3月以前常发生干旱。有“春雨贵似油”之说。雨多之年也有为数甚少阴雨。日照总时数仅多于秋季。 夏季6~8月,7、8月是全年炎热期,7月中旬至8月中旬,每旬≥35℃的高温持续日数多达10天,极端最高气温43.1℃;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降雨量占年总量的51%。一次暴雨最大降水量:6月为.1毫米,7月为.1毫米,8月为.7毫米。7~8月伏旱明显,严重伏旱期可长达55天。夏季日照时数大于其它各季。 秋季9~11月,入秋气温明显下降,最低气温最早从11月14日起低于0℃。9月是全年第二个降水高峰月,占年总量的24%,也是历年降水变化大的月份。秋季多雨,9月30日至10月7日是阴雨出现最多的时段,时常造成滑坡,秋季晴天少,日照时数减少,总时数略多于冬季。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冬季是全年最冷时期,最低气温从12月2日起低于0℃,至次年3月4日回升到0℃以上,最低气温0℃的日数达39天。入冬后降雪逐渐增多,降雪期从11月30日至次年3月18日。积雪深度一般2~4厘米,最大积雪厚度为14厘米。南北高山区,一般10月至次年4月为降雪期,积雪厚度可达30厘米,积雪可数月不化。冬季降水少并且不稳定,易发生干旱。一年中冬季日照总时数最少。 境内中、高山区随地势增高,气温降低,夏季日数减少,冬季日数增多。海拔米以上的羊山地区基本无夏,冬季长达天。[7] 人口编辑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洵阳县有民户,人。隆庆五年(),有民1户,31人;万历九年(1),有民户,人。崇祯七年至十七年(~)遭受连年旱灾和战乱,县内人口骤减,县以下里级政区也由15个裁减为4个。 清乾隆三十七、八年(、),洵阳人口的骤增期。乾隆三十五年至三十八年(~),因湖广、河南、江西、安徽等省连年大旱,发生饥荒,大量饥民扶老携幼到灾象较轻的秦巴山区认地开荒,至乾隆五十八年(),旬阳县人口上升到人。嘉庆十七年()旬阳县有民户,人;道光三年()增至余人。光绪二十八年(),旬阳县共有民66户,人。 民国初年(2),洵阳县人。年,旬阳县有民户,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旬阳县总人口人,年增长到人,净增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4.31‰。至年共计出生724人,年平均出生人;共计死亡人,年平均死亡人。年以前总人口大约以每10年人的速度增长。[8]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共191户,人。其中:男性人,占总人数的53.31%;农业人口人,占总人数的87.27%。自然增长人,自然增长率为2.52‰。人口年龄构成为18岁以下人口人,占20.6%,18-60岁人口人,占64.3%,60岁及以上人口人,占15.1%。[9] 境内有汉族、回族、满族、朝鲜族、土家族、纳西族、蒙古族、苗族、侗族、彝族等民族分布。 经济编辑农业旬阳县 年小麦、玉米播种67.31万亩,产量.37万斤(小麦.3万斤),分别占粮食作物总面积、总产量的57.29%和54.92%。年,小麦、玉米共70.44万亩,产量.25万斤(小麦35.22万亩,.02万斤;玉米35.21万亩,.23万斤),分别占粮食总面积、总产量的52.49%和55.67%,粮食播种面积.75万亩,总产.66万斤。 年至年是旬阳县粮食总产连续三个丰收年,小麦、玉米三年平均年播种79.96万亩,年产量.7万斤(小麦39.47万亩,9.9万斤;玉米40.54万亩,.8万斤),分别占三年平均粮食总面积.47万亩、总产40.2万斤的63.2%和72.2%。到年,小麦、玉米播种面积78.86万亩,总产.2万斤。其中小麦面积为41.95万亩,亩产斤,总产万斤。玉米面积为36.91万亩,总产.2万斤。年粮食播种面积.12万亩,总产.2万斤,总产比年增长近3倍。[10] 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7.94万亩,比上年下降0.1%。其中,夏粮33.29万亩,下降3.3%;秋粮34.65万亩,增长3.3%。粮食总产实现12.26万吨,增长2.1%。其中,夏粮5.3万吨,增长0.1%;秋粮6.96万吨,增长3.7%。油料总产实现2.06万吨,增长6.3%;发展烤烟11.3万亩,下降9.7%;总产吨,下降7.7%;蔬菜产量13.6万吨,增长8.7%;发展水面养殖27亩,水产品产量达吨;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业产业化进程顺利推进。[11] 工业旬阳县 年,旬阳县有个体私营手工业户,从业人。其中:油坊户、从业人,纸业户、从业人,金属制造业83户、从业人,竹木业户、从业人,棉纺业90户、从业人,丝织业64户、从业75人,另有土染56户,土陶42户,裁缝3户,土纺织机台,官办石印局1个。 年国家开始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至年底,旬阳县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个,供销生产合作社1个,生产合作小组16个,从业人,固定资产1.78万元。年,旬阳县共组织起各类手工业生产合作社25个,职工人,合作小组16个、从业人,固定资产总额39.46万元,工业总产值66.14万元,交纳税金2.32万元,实现利润4.71万元。 年,全民工业企业7个,手工业合作企业15个,街道工业4个,公社工业17个,共计43个企业,职工人,工业总产值.2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4.2%,比年增长35.4%。 年,旬阳县共有工业个,职工人,其中全民11个,职工人,工业总产值.47万元,比年增长79%,占工农业总产值7.4%,工业向财政提供积累32.1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13.55%。 年,县乡以上工业企业当年工业总产值.9万元,比年增长2.2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9%,实现利税.3万元,比年增长5.4倍,向财政提供积累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72.9%。年,乡以上工业企业个,职工人,工业总产值万元,比年增长2.7倍,销售收入89.64万元,固定资产总值万元,实现税利万元,上交财政收入.4万元。[12] 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9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89亿元,同比增27.5%。实现工业增加值47.亿元,增长23.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3.48亿元,增长25.5%。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六大支柱产业发展强劲。医药化工完成工业产值6.62亿元,增长32.5%;矿产业完成工业产值41.85亿元,同比增长29.3%;装备制造完成工业产值8.98亿元,增长23.9%;水泥建材完成工业产值11.84亿元,增长23.6%;烟草食品完成工业产值14.82亿元,增长16.7%;水电能源完成工业产值2.51亿元,增长2.8%。这六大行业占旬阳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的81.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69亿元(不含烟厂),比上年增长31.2%;实现利润7.71亿元(不含烟厂),增长33.6%;税金总额3.48亿元(不含烟厂),增长11.9%;平均从业人员人(不含烟厂),增长29.4%。 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09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66.98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33.3亿元,增长8.7%。从三次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比10.76:59.61:29.63。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元,比上年增长11.7%。[11] 资源编辑矿产资源旬阳县境内有黑色金属矿——锰、铁、钒等3种;有色金属矿——铜、铅、锌、锑、钴、金、汞等7种;冶金辅助材料矿——白云岩、石英、耐火粘土等3种;稀有金属和放射性原素——铀、镭2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硫铁矿、磷、重晶石、水晶石、硒、砷等6种;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石棉、大理石、石膏、碱、灰岩、砖瓦粘土、瓦板岩、方介石、建筑用砂、石材、绿松石等11种;能源矿产——无烟煤、碳、砂炭等3种。[13] 水资源旬阳河沟纵横,汉江自西向东横贯县境中部,境内长84公里,有水面2万余亩。旬阳县河沟在2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条,其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一、二级河流有15条。总水域面积约50亩,占总耕地面积4.3%。可养鱼水面约18亩,占总面积的37.14%,其中江河人工增殖面亩,占可养鱼水面的87.14%。人工养殖水面亩,占可养鱼水面的12.68%。旬阳县水库4座,共有水面亩,可养鱼水面亩,占56.38%。[14] 植被资源旬阳县活立木总蓄积.57万立方米,其中疏林地蓄积16.64万立方米;四旁树.67万株,蓄积39.3万立方米;散生木.5万株,蓄积4.91万立方米;间作经济蓄积树.9立方米;各种林分总面积.82万亩,蓄积.98万立方米。在各种林分中,用材林蓄积41.71万立方米,占旬阳县总蓄积的20.39%,能利用蓄积35.62万立方米,仅占总蓄积的17.42%;防护林蓄积45.18万立方米,占总蓄积的22.09%;薪炭林蓄积85.74万立方米,占总蓄积的41.91%;疏林蓄积16.64万立方米,占总蓄积的8.14%。活立木总蓄积.52万立方米,平均生长率为9.2%,粗生长为19.08万立方米,有林地92.57万亩,年生长量12.57万立方米,每亩平均生长量0.万立方米。[15] 动物资源旬阳野生珍稀动物,一类保护对象有:华南虎,五十年代在赤岩曾捕得一只,六十年代后已绝迹;三类保护对象有:金雕、金鸡、大灵猫、鬣羚、豹、林麝、青羊等。 鸟类:环颈雉、刁鸡、竹鸡、斑鸠、白鸽、灰卷尾、大山雀、金眶鸻、戴胜、啄木鸟类、家燕等。 兽类:草兔、中华竹鼠、猪獾、狗獾、花面猫、黑熊、林麝、小鹿、野猪、貉、狐、青鼬、黄鼬等。[16] 交通编辑旬阳县 旬阳地处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交汇地带,具有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区位优势。襄渝、西康铁路及国道、省道在旬阳交汇,境内铁路公里,设站14个,基本实现乡乡村村“通路、通电、通电话”的“三通”目标。随着西康高速公路的通车,十天高速公路、西康铁路复线及襄渝铁路复线的开工建设,汉江四级航线的开通,旬阳将成为陕南重要的交通枢纽。 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完成增加值83万元,比上年增长4.4%。全年公路客货物周转量比上年增长10.5%;铁路客货物周转量比上年增长3.4%。全县境内公路通车里程.7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里程71公里;境内铁路里程公里,境内火车站个数14个。年末开通公交车5路,实有公共汽车运营数23辆;年末实有出租车辆。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6.92万部。全县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总数达部,普及率达到64.84部/百人。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达户,比上年增加户。[11] 教育编辑初等教育年10月,县成立示范动儿园。有工作人员5人,入托幼儿16名。各地利用祠堂、庙宇,兴办了民办小学27所,民办班12个。 年“大跃进”,旬阳县统计共建幼儿园、托儿所处,入园(所)幼儿人,多数幼托不分。小学陡增到所,学生上升到人。 年2月,幼儿园个,入园幼儿3名,占应入园幼儿的14.92%。托儿所、组处,入托幼儿18名,占应入托幼儿的44.56%。旬阳县各类小学达所,在校学生达人。 年旬阳县有幼儿园1处,入园幼儿人;学前班27处,入班幼儿人。各类小学所,在校学生人。[17] 年,普通小学招生人,在校生24人。幼儿园入园人数人,在园幼儿人。[18] 中等教育民国十三年(),洵阳县曾在县城高级小学校内附设初中班,后因战乱停办。 年12月,人民政府接管洵阳县立初级中学,1年更名为洵阳县初级中学校。年更名为“洵阳县第一初级中学”。年校名改为“陕西省洵阳县中学”。成为洵阳县第一所完全中学。年,洵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在蜀河镇建立,同时赵湾小学始设初中班。年,神河小学始设初中班,第二初级中 城关一中 学更名为“洵阳县蜀河镇初级中学”,同时成立“洵阳县赵湾初级中学”、“洵阳县神河初级中学”。1年,增设棕溪、双河、小河、吕河4所初级中学。在校学生由上年人增至4人,增长了45.6%。 年到年,棕溪、小河、双河、吕河初级中学先后停办。年,城关镇民办中学成立,年第一届学生毕业后并入旬中。 年,实行小学“戴帽”,大办初中班。到年,旬阳县有高中10所、53班,在校学生6人;初中85所、班,在校学生人。年,旬阳县高中由10所压缩为4所(旬中、蜀中、赵中、神中)。初中由75所压缩到35所。 年,旬阳县有完全中学3所,单设高中1所,单设初中22所,九年制学校13所。[19] 年,全县共有各类学校所。其中:基础教育校(园)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基础教育学校招生数08人,在校生数人,毕业生数30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3人,在校生数人,毕业生数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2.22%,高中升学率71.66%。高考达二本线人数人。基础教育专任教师人;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人。科技研发投入82万元;技术合同成交额万元;申请专利30件,授权12件。[11] 年我县高考全县文科、理科达一本线以上人,达二本线以上人,比年增长人,增幅8.03%。体育艺术类文化课、专业课均达二本线人。达二本线以上总人数1人,实现历史性突破![20] 文化艺术编辑汉调二簧 又名“陕二簧”、“土二簧”或“山二簧”,是旬阳县流行最广的戏曲剧种,民间俗称“大戏”。汉调二簧剧目有《智取生辰纲》、《李逵下山》、《北京四十天》、《九件衣》、《解珍、解宝》、《高唐州》、《唇亡齿寒》等。 曲子 旬阳“曲子”与汉中、安康流行之“俗曲”同出一系,唱腔分“月背调”和“正弓调”两类,旬阳“曲子”的主要曲目有《秦琼观阵》、《贤士叹汉》、《挡曹》、《烤红》、《闺怨》等。 渔鼓 渔鼓是旬阳一部分农村流行的一种曲艺音乐形式。渔鼓的唱腔多为上下句结构,具有板腔体特点,下句尾用衬词组成甩腔,多以对口或众人帮腔的形式演唱。渔鼓以唱为主,说白又有散白、韵白之分。渔鼓书目有《唐传》、《征东》、《王婆骂鸡》、《贵香推磨》、《荒年记》、《小姑贤》、《白扇记》等。[21] 卫生编辑民国二十二年(),县政府指令教育科兼管卫生,商会兼管药店的审批办照及赋税。民国二十八年(),县政府内始设1名卫生助理员。民国三十二年(),卫生行政交民政科代管。 年卫生行政由县民政科兼管。年4月成立了洵阳县文教卫生科。年10月1日分设为洵阳县卫生科。1年6月21日易名为洵阳县卫生局。年精简机构与文教局合并为洵阳县文教卫生局。 年5月旬阳县革命委员会卫生局更名为旬阳县卫生局。年11月,政府将行政股改为政办股,增设药政股。局内人员定编20人,其中行政12人,事业8人,后增编专职药品监督员1名。[22] 年,医院数32个,医院拥有床位数张;卫生技术人员3人,其中医师人。旬阳县共有卫生防疫人员人。[18] 年,旬阳县共有卫生机构数个,其中村级卫生室个,拥有床位数6张,卫生技术人员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人。全县共有卫生防疫人员人。[11] 旅游编辑杨泗庙杨泗庙 杨泗庙位于蜀河镇古渡口上崖,坐西向东,北依山坡,据残碑推断,该庙建筑年代为乾隆年间,其虽名为庙实为船帮会馆,因其内供奉船工始祖杨四爷,故取名“杨泗庙”。杨泗庙正门两侧有青瓷嵌贴对联一幅,上联是“福德庇洵州,看庙宇巍峨,云飞雨卷岿屹立”;下联为“威灵昭汉水,喜梯航顺利,浪静波平任遨游”。因杨泗庙是“船帮”乞求神佑之地,故其戏楼又名“明德楼”。正殿居中原供有杨四爷神像一尊,身高丈余,煞似威严。殿角左右各有石碑一通。左侧字迹毁损无存,无从考证。右碑为“洵阳知县严谨埠头讹索船户告示碑”。[23] 蜀河清真寺蜀河清真寺位于旬阳县蜀河镇,在小镇的北部矗立着一座清真寺,据称这座清真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后在民国5年得到扩建。整个建筑占地1.7亩,有砖木结构大殿4间平方米,厢房、水房、经堂共18间平方米,别具特色,是汉江流域著名的清真寺,寺院里的一房一木都透露着古朴。 旬阳蜀河清真寺建于明末加精年间,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属于旬阳县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该寺位于蜀河古镇兴文桥西侧(现镇政府办公大楼后侧)依岩而建,滨水而落,整个建筑占地1.7亩,有砖木结构大殿4间平方米,厢房、水房、经堂共18间平方米,古朴典雅、庄重肃穆,与阿拉伯建筑风格迥然不同,别具特色,是汉江流域著名的清真寺,也是本市的一大人文景观。特别是那99阶攀缘而上的青石台阶,直通宏伟的清真寺大门,格外令人神往,恰与安康市二级保护文物黄州馆,杨泗庙遥相呼应,成为蜀河古镇的八大景观之一。几百年来,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和呵护,该寺不断进行维修、扩建,使它更显示民族建筑的特异风格和文化底蕴。寺管会引导全镇回民群众在党和国家的法规、法令下进行规范化的教务活动,余户回民群众在寺管会的引导下爱国爱教,注重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在民政和当地政府的大力关怀和资助下,先后投资12万元,首创以寺院为主的房地产,搞商房开发,率先建成8间4层门面房对外出租,年收入一万余元,基本解决了该寺的日常开支,免除了全镇回族群众应奉献的乜贴和其他经济负担。 羊山生态旅游区羊山生态旅游区位于旬阳县构元乡,区内地形多变,深切峡 谷,植被覆盖较好,常年温度适宜,夏季七、八月份最高气温不超过30℃。羊山生态旅游区共分为东庵八卦迷宫游乐园、清明河峡谷探险区、八里川观光游览区、羊山民俗文化村、羊山坪中心服务区、环境保育区等六大功能区。[24] 公馆自然风景区公馆自然风景区位于南羊山北麓,距太极城85公里,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 风景,也有神奇的传说,相传汉相张良曾隐居于此,现有张良庙、张良洞、张良饮马谷、张良后花园、系马桩等遗迹。公馆自然风景区以西沟景区为核心向周边辐射。[25] 知名景点有:张良问卦、石虎下山、神龟向天、八仙下凡、娘娘庙、凤凰山赏景、骆驼岭探险、响水潭瀑布,黄龙洞、黑龙洞风格各异的十级飞瀑、大寨、小寨、二郎洞、石笋、张良饮马谷等。 该风景区规划总面积37.3平方公里,有前景及入门景区、中心服务区、黑龙洞观光游览区、惠家沟休闲度假区、张良庙文化游览区。张良道探险猎奇区、饮马谷野营度假区、羊山草甸远足观光区、开发后备区、生态保护区,是我县不可多得的自然与人文复合山水型旅游景区。 旬阳太极城旬阳天然太极城。旬阳县城是天然太极城,汉江和旬河在旬阳县城交汇。由于亿万年来旬河河床不断下切侵蚀、沉淀堆积,使河床形成“S”型图案绕城而过,依然组成一幅天然太极图案。阴鱼岛和阳鱼岛,首尾相逐,对称互抱,惟妙惟肖,最为奇特的是阴阳鱼眼位置分别生长着一棵千年古柏,历经千年依然枝繁叶茂。大自然 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神秘、神奇的天然太极城。早在清乾隆年间就有诗句这样描述:“满城灯火列星案,一曲旬水绕太极”,证明太极城的称谓由来已久。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墨客作诗来描写太极城之美:“仞望俯瞰江河流,太极突现山城秀”、“南望汉江,北镇旬河,江河锁钥旬阳城;东倚灵崖,西依林园,秀丽妖媚太极城”。旬阳天然太极城是目前国内唯一世界罕见的自然奇观,是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 太极城内的主要景点有旬阳文庙,是陕南较大的一座县级博物馆,建筑风格独特,古色古香,馆藏文物多件,其中以国宝级象牙算筹和北魏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为最;还有灵崖寺省级森林公园,孟达墓、文星塔等人文景观,可在宋家岭观景台欣赏天然太极城,旬河漂流也是来旬游客必选的游乐项目。 特产编辑狮头柑狮头柑在旬阳栽培历史悠久,其耐寒性优于其它品种,外形有许多突起,形似狮头而得名 。适宜生长区在海拔米以下,以平坦向阳、土壤肥沃、通气性好沙质壤土为最好,在零下9.6℃度仍能正常生长,有单株产量高、盛果期长的优点,平均0.2~0.3kg/个,11月初成熟。常食具有清热降火之功效。[26] 旬阳荷包杏旬阳荷包杏 旬阳荷包杏是陕西旬阳县秦巴山区的一个古老地方品种。旬阳荷包杏5月下旬成熟,平均单果重g,最大单果重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品质优良。果面底色淡黄,阳面少具红色。果皮薄,不易剥离。有余年的栽培历史。分布于旬阳县金洞、吕河、棕溪、蜀河、仙河等地。以金洞乡烂滩沟较为集中。至今仍有百年以上结果正常的大荷数株。 柿子柿科落叶乔木植物柿的果实,为旬阳主要干鲜果之一,栽培品种有磨盘柿、绵瓤、面柿、隔夜甜、尖柿、牛心、高桩、火罐子等10多种,主要分布在海拔米以下地区。柿子能酿酒、做柿饼,具清热、润肺、解毒等功效。6年,全县产柿子.2万公斤。至8年,全县柿子保有面积亩。 樱桃属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树高一般2米左右,叶子成卵形或椭圆形。果实在4—5月 成熟,果形近球形,红色或黄色,果皮色泽鲜艳光滑,酸甜适度可口、肉多籽小,味道特佳,有开胃、健脾、美容等功效。单株栽于公园、绿地、庭园、草坪,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其种仁、树皮、根、叶可用入药,果实个大香甜可 食用,也可酿酒。旬阳县自0年春季后抓住国家退耕还林机遇和交通便利优势,在段家河镇李家庄村、薛家湾村、城关镇的草坪社区发展樱桃生产。7年,全县面积达到亩,年产樱桃0吨,外销西安、武汉等城市。[27] 拐枣学名枳椇,属陕南秦巴山区特产,有红拐枣、绿拐枣、胖娃娃和白拐枣(多为野生)等5种,以胖娃娃和白拐枣两个品种最佳。拐枣喜光耐寒,果梗肉质,高含18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和铁、磷、 钙、铜等微量元素及一些生物碱。可生吃、酿酒,种子入药,利尿,治小儿百日咳、支气管炎等。拐枣在旬阳主要分布在海拔米以下的沟边、溪边、路旁或较潮湿的山坡丘陵地带(以棕溪、赵湾、吕河、神河、甘溪为多)。定植后一般3—5年开花结果,10年左右进入盛果期,单株产果20—30公斤,20年左右树龄每株可产—公斤,盛果期在30—40年左右。至年,全县拐枣累计亩,年产拐枣万公斤。作为生产抗癌、解酒、护肝、降脂等保健品的主要原材料。旬阳拐枣于2年以后开始向韩国、日本、朝鲜等国出口。[28] 核桃属胡桃科,是旬阳主要干果之一,喜光、耐寒、抗旱、抗病力强,以零星、四旁栽植和退耕还林栽植为主,多分布在—0米地带。主要品种有:绵核桃、夹核桃、麻子核桃、薄皮核桃、露仁核桃、隔年核桃等。绵核桃为地方优良品种,栽植8年即挂果,果核平均重11克,壳薄,脱仁容易,出仁率42%左右,种仁黄色,含油多,香味浓。年产核桃51.39万公斤。8年,全县核桃保有面积5万亩,2年产核桃71.6万公斤,7年产核桃89.3万公斤。 板栗属坚果,按种子大小分为大板栗、二板栗和毛板栗,常生长于阴湿土坡上,适宜于 疏松沙质土壤,大板栗一般分布在海拔-米区域内,二板栗分布-米海拔区域内,毛栗多分布于海拔米以上成片林中。板栗树势强壮,寿命长,年老树仍可结果,果实在9月中下旬(中秋节前后)成熟。大板栗平均果重5.2克,果皮深褐色,果仁呈淡黄色,富含糖、淀粉、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较高。年前,全县有各类板栗3.6万亩左右(毛栗占80%以上),年产栗量17.9万公斤。年,原双河区竹筒乡桂花村18户农民使用毛栗嫁接板栗技术连片开发亩。年,县林特局组织实施以毛栗嫁接板栗为主的低产板栗园改造。至年10月,全县嫁接板栗树达.8万株。4年,全县有亩产公斤以上的高产板栗达4.18万亩。年,全县产优质板栗53.27万公斤,产值超万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