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必须治疗吗 http://pf.39.net/bdfyy/

公众安康最大的   岁月无情,容易遗忘。但图片可以记录历史。他的视觉冲击力是文字无法取代的。一次已被淡忘的灾难,让图片带我们回到过去,缅怀旧日生活的城市。提醒人们一个简单而深奥的道理:生命可贵,珍惜生活。

  那场水,发生在年。是安康百年难遇的洪灾。城市被冲毁,房屋被摧垮,亲人被洪水带走。32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姑娘已成奶奶。年轻人也许不知道,美丽的汉江水,其实包含很大风险。汉江之滨的安康,其实不安康。

  一个摄影家记录了过去的一切,他就是-----吴定国。这些图片让我们想那些流泪的苦难岁月。惊醒过去是为了不疏忽大意,更是不忘安康人一起走过的历程。

  吴定国是《安康日报》当年唯一的摄影记者。也是安康老一代摄影家。一位安康日报的资深记者,八十年代就加入了中国摄影家协会,安康目前仅有五位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吴定国是其中一位。是安康新闻摄影第一人。

  年水灾发生时,他在深圳出差,突然听说家乡涨水了,一路站票赶回安康。他找到位于北堤内纱帽石的家,却只看到一个巨大的坑,门前的那棵小树也只剩下一根光杆了。他不顾自家的安危,背起相机到处跑,他说这是一个记者的使命-----

摄于年4月,安康水灾发生前。解放后第一次航拍。画面上可以看出当时的安康城江南、江北几乎没有一栋像样的楼房,老城区(图右上角)全是一片灰蒙蒙的低矮瓦房和一条不堪洪水一击的古城堤;江北(图左下角)的安旬公路是一条不上等级的土路,路的两旁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房子。吴定国摄

年水毁前的安康城全景吴定国摄

洪水中的安康一片瓦砾,臭水,烂泥,死尸随处可见。吴定国摄

大北街,大北门吴定国摄

委肖华上将(右一)、中共陕西省委第一书记马文瑞(左一)、省长李庆伟(左五)、省委书记董继昌(左二)在安康看望抗洪救灾的解放军官兵吴定国摄

城墙倒了吴定国摄

弟兵在抗洪救灾中,一身泥水、一身汗水奋战几天几夜。吴定国摄

年8月14日,参加安康抗洪抢险的兰州部队部队二机连指战员,经过连续昼夜苦战,人困马乏,身子一挨地就睡着了。吴定国摄

这张照片是吴定国在东大街看到的,他立刻举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子弟兵过度疲劳的样子。他敏锐的意识到,这感人的一幕最能反映子弟兵救灾事迹。取名《安静下来的英雄》。刊登在年《中国摄影杂志》第五期。之后入选全国新闻影展。还获得改革开放10年间(--)我国涌现出来的优秀新闻摄影代表作之一。入选了中国新闻摄影年鉴(本书收录了中国10年来新闻史料的代表作)。

被洪水毁坏的安康北堤纱帽石段。吴定国家原来就在堤内,门前那棵小树已经被水冲成一根细杆吴定国摄

年8月10日上午,安康鼓楼街救灾现场,兰州军区某部战士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吴定国摄

炎热天气下的战士们------吴定国摄

搁浅在河街民房房顶的百吨机动船,年8月吴定国摄

《抗洪战士立功受奖》吴定国摄

80年代老体育场演出汉剧《杨门女将》,这几个人是汉剧团乐队,笔者在后排看到了少女时代的自己,青涩的样子拉一把二胡,岁月如梭,唏嘘不已.....-----吴定国摄

吴定国早年受过汉调二黄五年的严格训练。年他进入陕西省戏剧学校汉剧班学戏。与我的老师们是同学。年毕业回到安康,他没有进汉剧团当一名演员,却选择去报社做了一名记者。在那个年代,这个选择是需要魄力的。但幼年的戏曲学习在他身上留下深刻的痕迹,他喜欢唱戏,每天都要唱一段戏,不是唱京剧,就是唱汉剧。唱戏可以找到拍摄灵感,顺气又舒心。这也许是他艺术感觉的最初来源。

老电影院,是俄式建筑,这里留下我们青少年时代美好回忆。一座西洋建筑----吴定国摄

单田芳年来安康,在江南电影院说评书。吴定国摄

当年解放牛蹄岭战役,指挥战斗的符先辉将军身前在安康影剧院讲战斗的经历。吴定国摄

汉滨区石庙沟小学,这张照片刊登后改变了学校吴定国摄

年西康线修到小河

文化馆的干部张开仲,采访陕南民歌船工号子。吴定国摄

《洪水三袭桐木乡》此片获陕西新闻摄影一等奖,,入选《新华社》编辑的抗洪画册。

据桐木乡乡长张有群说:当年陕西拿上这张照片去北京,为陕西争取到数量可观的救灾款。可见照片的力量。

入选年第三届全国新闻摄影展《火线采访》

他是一个简单的人,率真的人,一个不虚伪的人。只说真话不说假话的人,我们说说可以,做到他那样真不容易。他健康、开朗,活得洒脱。有时像一个顽童。常看见他骑一个老式单车(老邮电局送信员骑的那种深绿色单车)去河里洗衣服,前面有铁框框,能装衣服也能装石头。一个平凡老头骑个单车在大街上,被汽车挤来挤去,这个手艺高超的大师却一点没脾气,甘于平淡。也乐于平淡,看见小孩就逗一下,不管人家是谁。他过人的能力深藏不露。他那敏锐的视觉和扑捉画面的能力以及对图片的鉴赏力,就在他的每一个细胞里,不需要特意装扮。他很少和目下热闹的摄影圈子在一起扎堆,他这样的人往往孤独。没有能对话的人。他把自己变得简单又简单,渺小又渺小,不图任何名利。只是简单拍摄而已,生活而已,所以他快乐。就像他的为人一样,他的片子去掉杂质,是很纯粹、很简单、质朴无华的片子,耐看。这是一般人达不到的境界。只有无私的人,格局大的人,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人才会拍出这样强大震撼力的大片。我们常看到的那些大片就是出自他的手,他的照片发表在《人民日报》《陕西日报》等全国各大报纸上。

取名《腊月》的照片,是年拍摄的,吴定国路过集镇,看见一个小女孩卖完东西在数分分钱。

经典之作《抢鸭子》黑白版吴定国摄

吴定国在报社当了13年的印刷工人、在这期间、他勤奋学习、自学摄影、爱看各种书籍、对摄影大有帮助。他整天在野外跑新闻,所以拍的素材很多,除照片大量见报外、还有许多文章见诸报端。特别是他的纪实散文、朴实、无华,耐读耐看。在中央一级的报纸刊物发表有近30于片外、在省级就有千余幅照片见诸报纸刊物。或省级以上的奖就有40多个。退休后《父子镜头下的深圳变迁》获全国晚报新闻二等奖。

经典之作《抢鸭子》彩色版吴定国摄

看龙舟的老太当年是大美人吴定国摄

这是吴定国年拍摄的,那时老太婆已经84岁了。老太太可是当年安康的大美人,她手里的鞋拔子是老太太当年的陪嫁。如今人老珠黄、而鞋拔子依然金光闪闪。真是人不如物呀。

《最后的小脚》吴定国摄

丰收的喜悦

《老百姓的车》吴定国摄

《高兴》吴定国摄

安康女警察吴定国摄

《不夜城》吴定国摄

安康摄影家吴定国—邹武摄

  他的镜头总是对准安康的重大事件,民生,弱势群体。我搜索百度许久,没有找到他拍花花草草之类的东西。他说:“花和山水的样子是千古不变的,我喜欢记录历史,很多东西一旦消失就再也没有了。”

  向安康老一代有成就的人致敬!

更多安康资讯、美景、美食、美女请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