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梦想 士兵的梦想可能是当将军 农民的梦想可能是当村长 真乞丐的梦想是吃饱 假乞丐的梦想是骗好 ...... 老刘也有梦想 梦想有一天老刘说地球 奥巴马再跟咱起欠 老刘直接辣评 “shutup(闭嘴)” 那么 咱市委书记的梦想是什么? 估计一定很高大上吧? 呵呵 卖个关子 容老刘慢慢告诉你 ...... 这几年,安康各级党委政府干了一件大事,当然这事不光安康在干,陕南三市都在干,这事就是众所周知的“陕南避灾移民搬迁”。 陕南避灾移民搬迁,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移民工程”,其中安康要在十年内搬迁20.6万户88万人,差不多就是一个汉滨区了,任务之重压力之大可见一斑。 其实,搬起来还不算最难。干部动员,政府补贴,群众基本上没啥不乐意滴,最令人挠头的是,群众搬了以后咋过日子?靠什么生活?拿什么养家? 以前咱住在高山上,虽然危险条件差,但只要有上几亩地,一年吃喝拉撒也都能自给自足,如今搬进社区,水电要钱,米面粮油都要钱,偏偏土地又不在跟前,立马觉得手紧了起来。 有人说 手紧还天天 老刘要说的是 真不是咱农民懒 是真滴没事干 (平利药妇沟社区) 安康各级党委政府也看到了这个问题,想了不少办法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和收入问题。几年来,关于这方面的媒体报道还真不少,有的甚至说农民通过搬迁还致了富。 对于致富一说,老刘是不信的,搬迁就是解决群众安居乐业的问题,搬迁户能在家门口挣点零花钱贴补家用就不错了。妄谈致富,颇有些放卫星的味道,即便有,也绝对是少数人,不具备代表性。 大多数人的问题 才是党委政府该着急的问题 平利 在这方面做的很好 绝对值得推广 (平利社区工厂) 许多移民搬进社区离开土地后,由于家庭积蓄少,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短缺等原因,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对怎样开启上楼后的新生活感到茫然。 针对这一特点,平利早在年实施移民搬迁工程之初,就制定了“一城十镇百村百社百工厂”的城乡发展规划。 截止目前,全县已组建社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一个,创办各类社区工厂32家,其中电子元件加工厂18家,手套、棉鞋等加工厂7家,其他行业7家,共吸纳就业余人,年创造产值1.8亿元以上,先后帮两千多户贫困户摘掉了“贫困帽”。 (平利社区工厂车间) 平利还筹集资金,实行特困人口“带资入企”。社区工厂每吸纳1名特困人口就业,就可以无偿滚动使用元“岗位保证金”。 平利在社区规划建设时预留社区工厂用地指标,由县镇政府就近租赁门面房提供给社区作为社区工厂厂房,免费使用三年。县上还多方筹措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贷款贴息,累计获得贷款1.05亿元。 此外还鼓励平利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办厂,年至今全县共招回平利籍在外创业成功者45名,其中28人创办了社区工厂。 这些举措实实在在地解决了社区工厂的用地、资金周转、工厂带头人等问题。 (平利电商孵化中心) (传说中的平利腊肉王子) 同时,平利还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网上售卖地方土特产,销售状况节节攀高,在政府的支持下,涌现了一批像“香香公主”、“腊肉王子”这样的网红。 平利的社区工厂 规模都不算大 却大量开发了农村富余劳动力 尤其是 “留守妇女”、“留守老人” 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赚到了 零花钱 很明显,“平利社区工厂模式”是一条以就业推进移民搬迁切实可行的路子。 在与平利县委书记郑晓东的交流中,郑书记告诉老刘了一个秘密,咱安康市委书记郭青了解到这一切时坦言: “这就是我的梦想” 看来 书记的梦想并没有那么高大上 很简单 就是让人民安居、乐业 临别,郑书记说:“其实,这也是我们的梦想。” ——友情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