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9-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陕西省数字经济发展报告归纳总结陕西数字经济总体发展情况,并立足于对现有数字经济评价与测度体系的研究,建立了具备一致性与科学性的评价体系,分别从省级、市级、区县级评价陕西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评价结果较为全面地揭示当前陕西数字经济的发展特征,明晰陕西数字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相应的对策建议为陕西巩固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加快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支持。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一、前言

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席卷全球。新兴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不断加深,涌现出产业新模式、新变化。产业数字化潜能持续迸发,推动数字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中辐射最广泛、表现最活跃的部分之一。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为各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提供特殊契机,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的驱动与支撑作用,全球加速步入“数字时代”目前,我国多个省份将数字经济视作优化经济格局,转变发展轨道,推动创新发展的关键抓手。

近年来,陕西高度重视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并将其定位为全省新时期加快追赶超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全省数字经济产业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实力与赋能力度不断增强,数字政府建设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与此同时,陕西数字经济的全国影响力与区域辐射力仍需进一步增强,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情况仍然存在。

本报告归纳总结陕西数字经济总体发展情况,并立足于对现有数字经济评价与测度体系的研究,建立了具备一致性与科学性的评价体系,分别从省级、市级、区县级评价陕西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评价结果较为全面地揭示当前陕西数字经济的发展特征,明晰陕西数字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相应的对策建议为陕西巩固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加快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支持。

二、陕西数字经济发展情况

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引领下,数据价值大幅提升。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字经济成为当前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最具创造力的板块之一。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对于数字经济的重视程度空前,将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作为赋能产业全局、催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已达35.8万亿,占GDP比重高达36.2%,重要地位日益凸显。随着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带动包括在线经济等经济形式持续火热,数字经济的战略意义进一步提升。在当前日益复杂的政治与经济形势下,数字经济成为我国实现经济稳定、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突破口。

近年来,陕西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先后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和实施方案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深耕数字经济发展沃土。年,陕西发布《关于加快网络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将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作为未来陕西经济的重点发展领域。此后,陕西围绕“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两条路线,打造“一带一路”数字经济核心区,在基建、产业、应用等层面多措并举,以持续性投入打造数字经济这一发展新动能。总体来看,目前陕西数字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基础设施持续夯实,核心产业实力显著提升,试点示范创新不断推进,数字经济驶入“量质齐升"新阶段。

(一)陕西数字经济总体情况分析

1、数字经济整体规模稳步增长

近年来,陕西省数字经济发展总体呈现产业集聚、辐射强化、蓬勃发展等积极态势。年,数字经济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30%左右,“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均有不俗表现,成为全省经济的又一增长极。在“数字产业化”方面,陕西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增长18.0%,年上半年增长37.7%,有效支撑起陕西信息制造业产业集群。陕西省信息传输、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样保持了较快增长,据第四次经济普查统计数据,法人单位和资产总额分别为个与.29亿元,逐步发展为陕西特色优势产业。“产业数字化”方面,大量企业依托信息技术升级改造自身业务,积极扩充在线销售渠道。年上半年,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额增长22.2%。在整体规模稳定增长之外,一批数字经济示范园区、平台与项目的建立,为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推动业务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化支撑,有效推动陕西数字经济发展的模式优化与质量提升。截至目前,陕西已建设与认定完成的数字经济示范区、示范园与示范平台分别达到了12、32与91个。陕西数字经济有效发挥了全省经济运行“稳定器”与“增长极”的作用。

2、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持续夯实

数字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各类数据资源,而这些要素有效流动依赖于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近年来,陕西“一年一部署”,扎实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覆盖面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截止年底,全省的4G通信网络已全面搭建完成,基站总数达到17.5万,全省99%以上的行政村实现4G网络覆盖。光缆总长度达万公里,光纤入户数超万户,宽带速率为38Mbps,位居全国第13位,省内所有行政村已实现光纤覆盖。依托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全省互联网连接设备保有量大幅提升,宽带用户数由年的.4万户增长至年的.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由年的.7万户增长至年的.5万户,整体数字经济基础环境大幅优化。在5G通讯方面,截至年5月底,陕西5G基站已累计开通个,力争打造中西部地区5G网络建设先行区,为后续5G产业发展与应用奠定基础。在大数据产业方面,陕西省与西安市分别于和年发布了专项行动方案,通过打造光网西安、无线西安以及建立“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西北分中心,城市运行大数据中心等,有效提升了数据共享开放能力,切实丰富了大数据资源。在物联网方面,全省城市区域NB-IoT全网覆盖,农村地区不断延伸拓展,截至年5月底,全省物联网用户数达.6万户,实现基站总数已超2万个。基础设施设备的持续性完善,为陕西数字经济争取规模化、创新化、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数字经济产业实力显著提升

数字经济产业,如信息制造业、软件服务业、大数据产业、电子商务产业等,组成数字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也承担着对接传统产业,催化转型升级的战略任务。当前,陕西在部分数字经济产业领域实现高速发展,其中陕西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年收入增长超16%,新增产值超过亿元,以西安为核心代表的城市正成为中西部重要的软件产业中心。三星芯片二期、华天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华为鲲鹏产业基地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加快落地,推动陕西信息产业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作为陕西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加速推进,目前,西安已获批国家首批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包括西安、宝鸡在内的多个省内地市筹建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园区,大量校企合作的项目逐步展开,人工智能技术储备与企业实力得到增强。大数据产业加速布局,多地瞄准大数据推出规划或行动计划,“秦云工程”等示范工程取得良好效果,榆林工业大数据、杨凌农业大数据等一批项目先后发挥效果。大量企业孵化载体的建成为大数据企业成长提供培育基地,目前全省各类新型孵化载体已达家,孵化近5万家企业。

在实现规模提升的同时,“集群式发展”成为陕西数字经济产业的又一重要特征,以各类平台、园区为载体实现产业链化发展,产业整体发展环境得到优化。目前,全省各地累计新建的各类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已经超过了40个,包括西安的西安软件园、京东航天数字经济示范园、浐灞网信产业园、新城互联网金融产业园等16家产业园区,宝鸡的渭滨互联网产业园、金台电商物流园等8家园区,咸阳围绕中国电子CEC?咸阳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打造的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以园区为依托吸引大量产业企业及配套企业入驻,打造具备规模效应的数字经济产业群,有望成为未来陕西进一步打造优势品牌产业的重要路径。

4、数字经济赋能水平不断增强

随着对数字经济认识的不断加深,“赋能产业发展,催化转型升级”已成为数字经济运行的必然趋势。在“互联网+”的加持下,数字经济逐渐渗透至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产业实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提升运行可控性与精确性,突破效率天花板提供可能。陕西高度重视“互联网+”战略,年推出《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随后陆续发布多项补充政策,覆盖典型行业下的应用场景,全省“互联网+”工作收效良好,逐步向更深、更新层次探索。

在“互联网+农业”方面,目前省级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农业农村地理信息平台等重点工程正在加速建设中,省内所有贫困县均已建成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对农产品精确生产,产销衔接,品牌打造等一系列智慧农业尝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工业互联网方面,陕西先后发布多项政策积极推广工业互联网建设,如《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及推广指南》等,并围绕能源等重点行业加快布局建设,目前包括西咸新区、靖边综合园区、宝鸡宝光等“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推进良好。陕西标识解析综合平台和安全态势感知平台两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平台搭建,其中,标识解析综合平台荣获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截止年6月,全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获证企业已达89户,位列全国第12,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42.6%,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64.4%。在跨境电商方面,依托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围绕“数字丝绸之路”建设,陕西先后落实了一批数字化电商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例如“洋货码头”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及相关配套产业服务链,西咸云端自贸产业园构建了“云端+自贸+产业+园区”综合服务体系等,以信息和数据进一步优化电商运转效率。此外,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政务等领域陕西同样成果丰硕。未来,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势在必行,有望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

5、本土数字经济企业发展壮大

在数字经济起步阶段,陕西省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多为省外和外资企业。目前,陕西聚集了中电20所,所等产值过亿元的数字经济企业家,华为、中兴、IBM等人数过千人企业1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0多家。三星电子、美光、中兴、华为等一批企业成为陕西打造集成电路、终端制造等产业集群的中坚力量。近年来,随着陕西省数字经济政策力度不断加大,评优扶持工作持续深化,带动本地数字经济营商环境显著改善。数字经济本土企业发展势头强劲,规模实力显著提升,逐步成为陕西数字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西安市近三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创立企业就达到了六万余家,陕西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已有家,形成庞大的数字经济企业矩阵,为产业数字化改造与转型提供重要的服务支撑。未来,陕西省数字经济的发展主体有望呈现本土企业和省(境)外企业并重,多点开花,良性竞争的态势,为陕西实现数字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创新应用,改造升级形成持续助力。

(二)陕西数字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当前,把握信息革命的宝贵机遇,利用数字化价值推动国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已成共识。诸多省份逐步强化基础设施布局与布局重点产业建设,将打造数字经济作为区域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在经济实力、产业基础、观念意识、行政效率等诸多因素制约下,全国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逐步形成层次性差异。沿海地区依托较高的经济社会开放程度,更早接触数字经济这一新经济形式,在大力培育数字产业集群的同时,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本地产业的改造,推动发展模式的革新与效率提升,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前沿阵地。相比之下,以陕西为代表的广大中西部省份近年来对数字经济的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