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在公元前年忧国忧民的屈原,在汩罗江投江自杀。在屈原死后,百姓们因为失去了一位为国为民的好官,纷纷到江边去吊唁屈原。百姓们纷纷将食物丢进江里,让鱼儿吃饱,以免让屈原受到伤害。所以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以此纪念屈原。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据《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称,早在年前,远古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划舟。龙舟最初是用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粽,即“粽籺”,俗称“粽子”,属“籺”的其中一种。“籺”是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习俗。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和箬叶(或柊叶)等,其花样繁多。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端阳以四色线系臂,并佩戴香囊,小巧玲珑精致可观。 挂艾草 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艾生长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告家长书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根据教育局通知,年端午节放假时间为6月25日(周四)—6月27日(周六);6月28日(周天)返园学习。为了让孩子过上一个平安、愉快、健康而又意义的假期,希望家长能切实履行好监护人的职责,配合我园做好相关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端午节假期正值炎热天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还没结束,在此特提醒各位孩子家长: 1、不要去中高风险地区活动。如果必须去,医院进行核酸检测并自觉居家隔离14天。 2、不与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接触。 3、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 4、居家生活注意开窗通风,去人员密集场所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5、假期全程监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他们私自下塘下河游泳,也不能去水边玩耍。 6、监管孩子做到“四知道”: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 七彩曙光幼儿园 在享受放假美好时光的同时,请各位家长注意以下事项,让孩子的假期更加安全、有意义: 01.体验端午 利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帮助孩子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激发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怀,感受传统节日带来的快乐。可以陪孩子做一些亲子活动,如包粽子、做龙舟等,跟孩子讲述端午习俗,增进亲子感情。 02.科学吃粽 粽子要趁热吃,尤其是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粽子不宜多吃,孩子更不能多吃,易引起消化不良;蘸着白糖吃可以保护胃粘膜。适当搭配水果食用,搭配一些水果一起食用,不仅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消化不良,还可避免因过量食用引起的消化不良,起保护作用。 夏季炎热,不少小朋友贪凉喜冷,喜食生冷瓜果,各类冷饮,容易引起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因此尽量不要吃刚从冰箱取出的水果,冷饮也不要一次大量进食,避免刺激肠胃。 03.防疫安全 疫情期间,教育孩子尽量避免外出,外出时要正确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