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新华社5月5日受权播发了意见全文。 文件共9个部分35条,包括总体要求;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安康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将面临哪些机遇,将给安康带来哪些福利呢?秦巴君解析如下: 一、进一步坚定了安康发展路径。《意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而安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决策与意见完全契合。 二、进一步明确了安康区域功能定位。《意见》提出,推进市县落实主体功能定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安康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安康多规合一可以先行。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市建设规划,强化实施监督,把规划的蓝图变成现实,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三、进一步提振安康发展生态农业、林下经济、涉水产业和生态旅游的信心。《意见》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治理农业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休闲业。安康乡村旅游方兴未艾,正可借势而上。 《意见》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行分级、统一管理,保护自然生态和自然文化遗产原真性、完整性。安康地处秦岭国家生态公园南麓,是生物基因库,发展生态旅游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和方向。 《意见》提出,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以及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林产业。这几方面的产业也正是安康发展的重点方向,安康可以抓住机遇,加快产业集中和要素聚集,形成生态产业高地。 四、安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又一新契机。《意见》提出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提高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推广普及力度。五、深度推动安康绿色生态产业园区发展和科技创新。《意见》提出,支持生态文明领域工程技术类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形成一批成果转化平台、中介服务机构,加快成熟适用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采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服务业,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安康正在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安康正可以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在生物医药、水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富硒食品、环保科研产业、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方面凸显所长,实现欠发达地区建设国家级高新区的探索和创新。六、助力安康循环产业体系形成和完善。《意见》提出,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行动,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推进产业循环式组合,促进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七、进一步改善安康民生福祉。《意见》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严格源头预防、不欠新账,加快治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多还旧账,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八、带动安康森林、园林城市创建。《意见》提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森林经营,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范围,加快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完善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对重要生态系统和物种资源实施强制性保护,切实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及自然生境。九、有利于南水北调水源地争取更多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意见》提出,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饮用水源保护,全面推进涵养区、源头区等水源地环境整治,加强供水全过程管理,确保饮用水安全;加强重点流域、区域、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和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控制和规范淡水养殖,严格入河(湖、海)排污管理。十、国家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完善,安康将得到更多实惠,在更广范围建设飞地经济,加强跨区域经济协作,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意见》提出,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引导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之间、流域上游与下游之间,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实施补偿。建立独立公正的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制度。 来源:今日安康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