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新冠疫情,一线医护人员被誉为“最美逆行者”,受到公众的赞誉和爱戴。 然而:一旦离开了舆论聚焦的前台,这些一线英雄们,遭遇将会如何。他们所能得到报偿,能否与他们的付出相匹配。 很不幸,人民担心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 3月初,医院公示抗疫一线补助,医院内掀起轩然大波。 按照公示,许多一线医护人员所能获得的补助极其微薄,有些一线医护居然一分钱都拿不到。相反,医院一干领导和行政人员,却拿钱拿到手软,医院领导拿到的补助,比援鄂一线的都惊人。 这份原本要公示五天的文件,结果贴出不到五个小时,医院内部炸成一锅粥,质疑和反对声音四起。压力之下,院方迅速撕掉公示,同时也撕掉了自己的脸。 详情不说了,有图有真相,见下表; 对照表格不难发现:一二档补助标准不算特别大。一档每天元,二档每天元。 分类来说,援鄂人员、服务确诊和疑似患者的医疗人员、专家组都拿一档补助也没大毛病,但把领导也放在里面,补助天数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这就明摆着侮辱智商了。 领导几乎都在拿“全勤”,员工大都却只补一两周,连院长助理也跟着领导“满打满算”。 而在“专家组”中,还有位号,“市级心理干预专家组成员”,令人惊叹卧虎藏龙,江山辈有才人出。 抗疫一线补助,顾名思义,就是补给那些在一线流汗拼命的医护人员的钱。医院领导,也可能为抗疫做出贡献,但无论怎样,他们所冒的危险和付出的辛劳,不可能比得上一线人员。可结果,居然是他们吃肉,一线人员喝汤,甚至有人连汤都喝不上。 简直是可耻之极! 有网友联系到有爆料者,了解到安康市这次“补助公示”风波的更多内情。 爆料者称,以上公示名单中,医院“领导”主要分为三种,医院院长、副院长等领导干部,如院长陈文乾,副院长董根文等人;医院各科室负责人;医院行政部门,如控感科。 此次,医院将所有感染病例,都集中在三院隔离和治疗,医院“领导”,大都在总院上班,离三院很远。也就是偶尔会来一线视察一下。有些科室负责人,甚至根本没有去过一线。像控感科,只是布置布置任务,发发文件而已。 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拿的补助不仅远高于一线人员,甚至比该院援鄂一线的医生都要多。如心内科主任任晖,上了一天发热门诊就拿。这让该院大多数医护人员都感到不可思议。 更不可思议的是,不少在一线冒着生命危险工作的医护人员,却与补助无缘。如顶着传染风险,做核酸检测和直接接触病毒标本的医生,直接变成了二线。医院急救的医护人员,疫情期间冒生命危险运送和救治感染病人,同样不被算作一线。 无他,不这些人就是因为地位低嘛! 面对疫情,这些医护人员在乎的,不只是钱而已,这更关乎到对他们的认可和尊重。他们实在难以接受,自己在疫情中的努力和牺牲,被一笔抹杀。这种毫无公平可言的论功行赏,是对他们人格的羞辱。 但没想到的是,在医院,他们做的是如此的出格!医护人员权益被漠视,被切割,居然到了如此骇人的地步。 本来是作公示的,这撕掉……心虚什么呢?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你撕了现场的物证,撕不了网上的“留底”啊。表格是怎么出来的,运用常识不难想到,大概率是财务、人事整出来,对领导、专家不敢得罪或拍马屁,便都“顶格报送”给到最高。最后领导也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笑纳”了。追问起来,却还可以说这都是“下人”的不对,领导最多是“失察”。鬼精着呢。你看声明马上出来了。不能是危急时刻让领导先走;高光时刻让领导灿烂;背锅受难都是员工专属;转眼收获嘉奖,又是领导多拿。我医院感染科张文宏主任:“一线岗位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不要欺负老实人”等发言走红网络,他对媒体解释道“每个人都有老人和孩子,我不能粗暴的把他们召集到一线,但党员可以,我宣过誓,我们只是履行了自己说的话”。说人话、没官腔、不油腻、毫无爹味儿,张医生的发言每次都让人明白、让人舒服、让人信服。言之有物又让人熨贴。指挥员工干活时吆五喝六,拿好处的时候怎么就来者不拒;被一打脸一个激灵竟又猛醒,大悟“审核不严”? 不能是危急时刻让领导先走;高光时刻让领导灿烂;背锅受难都是员工专属;转眼收获嘉奖,又是领导多拿。 很多常识,根本不需要写评论去普及,也不需要舆论监督去提醒,就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智商都在线,为什么明知故犯,一再上演怪相? 我想这样的幺蛾子医院专利。随着疫情缓解,各地论功行赏的舞台上,怕还是会有狼吞虎咽的无脸人。请大家擦亮眼睛,也请相关部门做好监管,该亮剑时亮剑。莫让战士下了火线又泪眼巴巴四处求助。 一而再伤害老实人,还有谁愿意做这样的“傻瓜”呢? 我们想起了在湖北抗疫一线的女将军陈薇院士,据说今天晚上全世界第一例疫苗研究出来了,她自己不顾个人安危,第一个先试用,这才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情怀。陕西医院的领导们,你们能够有点做人的良心吗?资料来源,表示感谢。 1、秦鉴 2鬼眼天下 3、微博老简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