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雨后初晴的早晨,夏日阳光温煦明朗。在平利县洛河镇丰坝村的山坳和田间,成片的绞股蓝青翠欲滴。村民们挎着竹篓,拎着袋子,或蹲、或弯腰,正在采摘绞股蓝。

58岁的贫困户王全兵便是其中一员,最近他每天都在园区为合作社采摘绞股蓝鲜叶,“每斤挣手工费5元,每天能挣多元呢”。园区负责人孙东介绍道:“绞股蓝可连续采摘到八月份,我最近每天能收斤绞股蓝鲜叶,预计今年能够收购鲜叶8万斤,按照每斤5元计算,仅手工费能为群众增收40万元”。

年,在镇村两级的宣传推介和吸引下,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孙东回到丰坝村创办了以绞股蓝种植加工为主的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的方式建设了亩绞股蓝园区,还建起了加工厂。

“这块儿园子里以前也有我家的土地,现在流转给合作社栽上了绞股蓝”。精准扶贫开始后,镇村为王全兵家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可是住进了集镇上的统建楼,种地成了他的难题。村支部书记李梅松告诉他,村里计划引进一家绞股蓝合作社,可以把土地流转过去栽上绞股蓝。这个建议解决了老王的担忧,他把家里的7亩地流转给了合作社,收起了租金,当起了工人。

在丰坝村,像老王一样的群众还有很多。孙东的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园区+农户”的发展模式,开设“田间课堂”,组织技能培训,定期开展园区管护,一方面提升种植效益和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增加农户收入。现在,他的合作社直接带动当地群众户,其中贫困户56户。村民张林香在自己家门口挣上了外快,“一天抽空采十几斤,一个月收入0元没问题”。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洛河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充分运用“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吸纳能人发展产业,先后培育合作社及大户42家,结合“三变改革”,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协议分红、代工代销等方式,累计带动贫困户户。该镇坚持“因村施策、一村一品”“长中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茶叶、魔芋、生态猪、绞股蓝等符合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和民情实际的绿色生态产业,仅绞股蓝就达到0亩。该镇还注重“输血”与“造血”并举,依托“支部+”“互联网+”等平台,探索建立了线上培训、田间课堂、送培到家等良好机制,针对种养殖、园区管护、采摘加工等流程开展“一条龙”式培训,累计培训余人次,培养职业农民61人,大大增强了产业富民长期效益。

投稿邮箱:pltpgj

sina.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