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方法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al/150125/4564815.html 陕西省安康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实施“五窗服务”“四式监管”和“三个保障”的创新模式,深入推进登记注册便利化,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全市经济发展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 推行“五窗服务”擦亮安康营商环境名片 政务窗一体运行。该局推进政务大厅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行“一窗受理”一体化运行模式,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结果限时办结,依托“陕西政务专递”系统与安康智慧治理平台对接,免费邮寄各类证照。 网上窗网上可办。该局项便民服务事项通过“i安康”手机App实现“掌上可办”,项“全程网办”事项通过安康市政务服务网、“i安康”手机App等渠道,网上提交申报材料、部门后台审批、办理结果快递送达,实现“零跑路”。 自助窗智慧体验。该局设置智慧体验区,上线“最多跑一次”自助服务终端,需要办理企业注册登记业务的公司可通过自助服务终端,在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上完成企业名称申报、营业执照打印等功能,实现从申报到领取营业执照一体化。 热线窗有求必应。作为全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前端平台,及时准确解答营商环境方面的咨询和诉求,实行专单记录、专案办理、专项督查,共受理营商环境诉求件,形成任务工单件,按期办结率%。 基层窗延伸服务。加强镇村两级政务服务能力建设,做到便民服务立体化全覆盖。个镇(街道)、个村(社区)有便民服务站点,设有政务(村务)公开栏(墙),将便民服务事项、办事流程、承诺时限、办理形式等内容对外公示。 强化“四式监管”提升监管质效 为减轻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影响,该局强化“四式监管”,减少对企业的过多干扰。全市市场秩序平稳有序,未发生非级别以上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特种设备安全实现“零事故”。 联合监管。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建立市、县两级市场监管、生态环保、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5个领域综合执法队伍。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 智慧监管。探索“互联网+市场监管+社会共治”智慧监管模式,镇坪县开发信用监管平台,通过连接社会评价与投诉系统、移动检查执法系统等7个核心系统,在监管对象、消费者及执法人员间搭建桥梁,实现电子执法、信息公开、信用惩戒等诸多功能。 信用监管。开展信用建设示范县及企业信用建设创建活动,打造天一诚信示范街区和信易+联盟,推动信用应用场景落地。强化信息归集公示,市级平台归集信息总量达.73万条。推动市、县政务大厅将查询信用信息、限制约束失信主体嵌入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的工作流程,对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等企业实施联合惩戒累计次,办理失信被执行人限飞限乘人次,限制高消费人次。 包容审慎监管。制定《安康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试行)》,对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对企业违法情节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疫情期间,该局采取“提醒告诫+公开承诺+明码标价+严格执法”等做法,对维护市场秩序稳定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落实“三个保障”助力企业共克时艰 该局拓融资,降成本,实行“包联”帮扶,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资金、组织保障。 政策保障。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及时出台“加快市场主体发展14条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九条措施”、稳定新社区工厂“七条措施”、促进经济恢复性增长“十七条措施”,帮助小微企业走出困境。 资金保障。抓住融资担保这个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关键环节,投入融资担保资金15.15亿元,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累计为户企业提供贷款担保.45亿元,年为户企业提供担保贷款39.76亿元,比上年增长36.13%。支持企业开展质押融资。开展动产抵押64件,抵押金额20.亿元。 组织保障。认真落实市级领导包抓市场主体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县区,解决包抓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各县区围绕“建桥梁、解难题、抓落实、优服务”,为重点企业建立包联关系、问题反馈、解决措施3个清单以及问题化解台账。全市名县级领导与个重点企业建立“一对一”包联关系。通过开展包抓活动,共接收各类问题个,个问题得到解决。(鲁晓安程婷婷) 原标题:《真抓实干楷模 陕西省安康市:五窗服务四式监管三个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