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看白癜风去哪里 http://m.39.net/pf/a_4661155.html1、陕西省经济财政情况和省级主要平台陕西省东邻晋、豫,西连甘、宁,南抵川、渝、鄂,北接内蒙,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工业基地,以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电子信息、现代医药、有色冶金、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为八大支柱产业。虽然省内资源型企业竞争力较强,但面临一定产业结构不平衡、对投资及资源能化产业依赖性较高的转型压力,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发展。年陕西省GDP为.17亿元,比上年增长6.0%,人均GDP为元。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7.7:46.5:45.8,以第二产业传统工业为主。年一般预算收入为.1亿,同比增长2%,其中税收占比78%,财政自给率偏低为40%;19年政府性基金收入.6亿,增长27%;地方综合财力测算为亿,对上级补助依赖较为明显。截至19年末陕西省政府债务余额亿元,发债平台有息债务合计超过1万亿元,存量债券亿,(政府债务+有息债务)/(公共预算+政府基金)在4倍以上,整体债务负担中等偏上。陕西省同样存在省会独大的特点,省会西安市经济实力强劲,远超其他地级市;榆林、宝鸡、咸阳处于第二梯队,经济总量超过了亿元。渭南、延安、汉中、安康紧随其后,处于第三梯队,而商洛和铜川经济发展较弱,处于省内末尾。2、西安市经济财政情况和主要平台西安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17年西咸新区被划归西安市代管,总体经济体量增幅较大,是九个国家级中心城市之一。年西安市实现区域生产总值.2亿元,同比增长7%,经济总量在我国省会城市中位列第13位;人均GDP为9.23万元。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3:34:63,以第三产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为其五大支柱产业,域内上市公司、金融机构资源集中。西安市商品房价格由年元/平米增至年6月末元/平米左右,连续三年保持增长,年6月商品房限购政策升级,同时随着年大量开工项目达到预售标准,房价增速放缓。此外西安市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且近年来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经济发展前景好。西安市财政独立性较强,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税收收入占比82.7%,财政自给率56.3%;全年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4亿元,大幅增长39.6%。年西安市综合财力约为.21亿元,政府债务余额亿元,平台有息债务合计亿元左右,(政府债务+有息债务)/(公共预算+政府基金)在4.8倍左右,整体债务负担偏重。西安市行政区划较为分散,下辖下辖高陵区、临潼区、阎良区、长安区、鄠邑区、未央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新城区和灞桥区11个市辖区,周至县和蓝田县2个县。另外设有西安高新区、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西安国际港务区共7个开发园区,接管西咸新区。年3月26日,西安市政府发布大西安(西安市-西咸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文件。西安市行政辖区西咸新区,规划面积共计平方公里。实施“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战略,形成大西安“三轴两带多中心多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3.1西咸新区西咸新区成立于年,是中国的第七个国家级新区,属于副省级单位。西咸新区是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区域范围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所辖7县(区)2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规划控制面积平方公里。西咸新区的设立使得原本西安、咸阳两市的一体化融合变为了西安、咸阳、西咸新区的三者融合,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年初陕西省政府对西咸新区行政体制进一步梳理,明确西咸新区由西安市委、市政府整体代管,并明确西咸新区全面托管辖区内的行政和社会管理职能。西咸新区经济增长较快,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西咸新区由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亿元,同比增长10.6%,单位GDP税收达12%。年西咸新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90亿元,同比增长38.3%,其中税收收入62.30亿元占比87%,财政自给率57%;政府性基金收入.80亿元,同比增长47.6%。截至年末,西咸新区地方政府债务.98亿元,发债平台有息债务亿元,存量债券亿,地方债务负担很重。3.2西安高新区西安高新区是年3月国务院首批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15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西安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年4月陕西自贸区正式挂牌,高新功能区作为陕西自贸区面积最大、以特殊监管区区外保税等通关模式创新为特色的核心片区正式启动建设。18年西安高新区成功托管了来自雁塔区、长安区、鄠邑区、周至县的12个街镇,面积由之前的平方公里达到平方公里。目前高新区内累计注册企业超过12万家,形成了以半导体、软件信息等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为核心的现代制造业,以及现代金融、文化创意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18年西安高新区实现全口径营业总收入.41亿元,实现生产总值(GDP).96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74亿元;预计年GDP将超过亿元。18年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7亿元,较上年增长2.8%;其中税收收入93.46亿元,税收占比88.7%,较上年增长26.5%,财政收入质量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8.53亿元,较上年下降9.7%(主要是新能源汽车中央补助减少),高新区财政自给率为%,自给程度良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2.2亿元,较上年增长43.7%。高新区无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支出,18年综合财力为.57亿元。截至年末高新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率为%左右;平台有息债务合计亿元,存量债券亿左右,(政府债务+有息债务)/(公共预算+政府基金)在10倍左右,相对债务负担很重。西安高新区共有5家发债平台企业,其中公司是高新区内最大的平台,AAA,另外西安高科集团(AA+)主营业为高新区房地产开发,其余3个平台规模很小。3.3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经开区成立于年,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年6月设立西北首家国家级出口加工区——陕西西安出口加工区,主导产业为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消费品制造等。经开区位于西安市城北,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全区由中心区、出口加工区、高铁新城、泾渭新城四大功能园区组成,其中中心区是西安市行政中心驻地,主要发展总部经济、科技研发、现代金融、商业贸易等,致力于打造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商贸业聚集区。截至年底,累计入区企业余家,其中外资企业余家,吸引了德国西门子、博世、蒂森克虏伯。瑞士ABB,法国阿尔斯通,日本日立、三菱,美国GE、TRW、可口可乐等世界强投资项目70余个,中航工业、中国中铁、中钢集团、中节能集团等央企投资项目80余个,陕汽集团、康师傅等行业龙头企业投资项目近百个。西安经开区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亿元,同比增长8.0%;实现公共预算收入41.76亿元,同比增加1.48%,其中税收占比92.6%,财政自给率为%。3.4浐灞生态区浐灞生态区成立于年9月,规划总面积平方公里,是西北首个国家级生态区。浐灞生态区主体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和灞桥区,是西安市确定重点发展的“四区二基地”之一,主导产业包括现代金融、会议会展和生态旅游。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亿元,增长15.1%;实现公共预算收入18.5亿元,财政自给率63.3%;政府性基金收入.2亿元。截至18年末政府性债务余额71.54亿元,平台有息债务亿,存量债券82亿,地方债务负担较重。3.5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又名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成立于年11月,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唯一以航天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西安市主城区东南,规划占地86.65平方公里。航天基地目前已构建起国家航天、商业航天、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通用航空、兵器制造与电子装备、现代服务业等九大主导产业。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6.33亿元。3.6曲江新区曲江新区位于西安市东南部,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是陕西省、西安市确立的文化产业核心区域,是西安市“五区一港两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较高的区域重要性。曲江新区核心区域面积51.5平方公里,同时辐射带动大明宫遗址保护区、西安城墙景区、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和楼观道文化展示区等区域,形成文化产业全新发展格局。年曲江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亿元,同比增长8.6%。年曲江新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97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23亿元,财政自给率为90.78%;全年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80.3亿元,同比下降30.4%;同期末政府债务余额为.85亿元,平台有息债务亿,存量债券亿,曲江新区债务负担很重。3.7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示范区成立于年,是中国第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唯一的农业特色自贸片区。杨凌示范区被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实行“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为陕西省政府直属派出机构,具有地市级行政管理权和省级经济管理权。杨凌示范区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下辖县级单位杨陵区。杨凌示范区以农业为主导,生产粮食、乳制品、化学农药等产品,区域内农业科教资源富集,农业科技成果显著。年杨凌示范区实现生产总值.77亿元,增长6.2%,三次产业结构为5.08:47.17:47.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含农户和跨区域投资)增长12.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9%,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3%。年,示范区财政总收入34.45亿元,增长48.2%,增速较前三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35.7和4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78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7.5%,其中税收收入6.36亿元,下降8.3%;财政总支出51.57亿元,增长66.8%。3.8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国际港务区成立于年,目标为建设中国第一个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国际陆港,是陕西自贸区的核心板块。园区划控制区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89.89平方公里;距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28公里,西安高铁站5公里,距西安行政新中心仅15分钟车程,骨干路网与西安三环路、绕城高速无缝对接,区位优势明显。依托于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公路港三大平台,开展临港产业、电子商务、新金融、现代商贸物流、文体健康等五大主导产业。目前西安港务区仍在发展中,经济体量很小(GDP在亿左右),但增速较快,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7.7%。年实现一般预算收入8.3亿元,增长23.4%,一般预算支出40.7亿,财政自给率只有20%;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37.8亿元。截止年底,国际港务区债务余额.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4.8亿元,专项债务余额.亿元。西安国际陆港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西安国际港务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年起公司业务由基础设施建设向贸易、货运代理及房地产开发倾斜,转型明显,目前基建业务可持续性较差。19年末公司总总产亿,净资产亿,资产负债率为51.6%,有息债务约亿元,债务负担较重,公司应收政府款项约80亿元,能为公司债务偿付提供一定保障。4、榆林市经济财政情况和主要平台榆林市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产业占据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虽然非能源化工类工业投资增速较快,但目前对能源化工产业依赖程度仍较高。榆林市主导产业为煤炭开采、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冶炼。随着资源的开发利用,榆林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19年榆林市实现GDP.28亿元(陕西省第二位,仅次于省会西安),同比增长7.1%,人均GDP12.09万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1:65.0:28.9。19年一般预算收入.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亿元占比87.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亿元,财政自给率下滑至54.2%。19年基金预算收入为46.7亿元,综合财力为.22亿元。年末政府性债务余额为亿元左右,平台有息债务不到亿,政府债务负担不重。榆林市主要发债平台5家,2家市级、2家区县级、1家工业区。市级平台包括:榆林城投集团和榆林市水务,榆林水务为榆林城投集团全资子公司,榆林城投集团是5家平台中规模最大的,业务包含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事业运营,区域地位较高。-End-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