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白癜风怎么治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73539.html

一年半以前看见安康建有建行希望小学的时候,我就想,这个地方,此生非去不可了。

图:建行希望小学(王总手绘)

可不曾想,这次穿越秦岭的安康支教竟催生了那么多泪点,留下了一份幸福的牵挂。

从西安北站出来,“善建者行”志愿者的大巴行驶在通往安康的高速路上,穿梭于三秦大地,凌晨4:30起床赶车,在车上迷迷糊糊似乎睡着了。不知是谁在车里吼了一声,“看,秦岭”,从睡梦中惊醒过来,苍翠欲滴、云雾缭绕的山峰,层峦叠嶂的山景,连绵不断地映入眼帘,颇有种“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的神韵。望着车窗外沁人心脾的美景,听着雨水不时拍打着大巴侧窗玻璃的刷刷声,不知为何,心中总有一丝不知缘起的忐忑。

来安康支教前,我翻阅了以前在清华研究生支教团当老师的教案,回顾了之前给各地学生交流和讲座的内容,这次安康支教准备了10多堂课的教案,有乡村金融扶贫驿站的金融知识,也有建筑文化、科学发明、智力测试,还有心理学知识、沟通与表达技巧及主题班会...但最后,还是把题目的重点选在了一个自己最为熟知而又和孩子们未来息息相关的内容上——你未来可能拥有怎样的大学生活,从我自己经历的清华生活为他们讲述大学可能带给他们的挑战、美好和希望。我不期望他们能因此树立新的宏大理想,我只希望,用我亲身的经历、在讲台上的呐喊和潜心尽力的描绘,让他们明白,今后的路上,确实有一个叫“大学”的点,值得他们用心追求。

思绪随着车轮停止转动,辗转一天终于在下午7:00到达安康,当修改好第一堂课的内容,不知不觉已经过了第二天凌晨的1:00。其实,我也断然没有预期到修改课件会如此的投入。出于做事的习惯,课件一周前就已准备好,何况对于有过一年支教经历,当过辅导员,做过许多次交流讲座的大学生来说,这样的一堂支教课不算难事,原本再普通不过。但事实就是在一种难以名状的神奇力量的引导下,一直和第二天的上课内容死磕到了凌晨。想想也是,只要是上讲台,就不是小事,而要上建行定点扶贫地区的讲台,似乎是比向领导汇报工作还要重要的事情。好在这番全力以赴的备课之后,自己反而可以安心的休息了。这时候,恍然明白,旅途大巴车上那一丝隐隐的忧虑,只是因为要上的课还差点意思。

第二天一早,我们的车驶出安康市区,一路盘旋着绕过曲曲折折的沿江公路,路的两侧时不时看到山体滑坡的残迹,市区的繁华被远远甩在了身后。早上在财梁参加完公益捐赠仪式,下午到达五四建行希望小学就1:00多了。两位同行的老师授完课已经要放学,间隙中,我走入六年级的教室,在自习做作业的孩子们时不时讲讲话,打闹打闹,哪个地方、哪个时代的小学生,似乎都是一样的调皮。他们知道今天有一位清华的哥哥要来讲课,一看我走进来,觉得就是我了。“老师,你快给我们讲课吧”“讲什么都行”,一进去就听到这样的声音。“我知道你们要放学了,明天再讲吧”我下意识的说到。“老师你讲吧,我们只有几个人走读,其余的住校”,走读的学生抢着说,“我们也不走”。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嘴里蹦出几个字,”你们先回去吃饭,你们回来我再讲,我等你们”。走读的孩子吃完饭回来已经4:00多,寄宿的孩子要在5:00吃饭,今天能交流的时间就1个小时。我带去了世界各地的小礼物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竭尽全力以一种小学生能认知的深度讲述了我所认识的大学生活及大学故事。除了几次有趣的互动传出来的笑声,我看到大家听得很入神,收起了自己的顽皮,全程没有一个人讲小话,出奇的安静。最后结束的时候,我问学生们:这么好的清华,你们想上吗?99%的同学回答异口同声:“想”。我很开心,因为还是成功地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一颗大学的种子。还有一个小女孩在摇头,她也不是不喜欢清华,但她说“清华上学太辛苦了”。我觉得她说得很真实,给了她一个礼物。

确实,我想告诉他们的也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读大学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和更美的家庭,但确实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清华,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上清华。

同去的安康分行同事录下了讲课的全程,他说,“你今天讲得真好”。我说:“我讲得不是真好,只是真话”。

图:五四小学的课堂

在五四小学,最后一天下午的总结课结束后,六年级的孩子们要把他们做的近二十个手工作品送给我作为礼物,我看到了他们眼中纯粹的真诚,收下了一份作为代表,让他们把另外的作品办一个展览,他们的作品值得更多的人去驻足欣赏。没想到临别时,他们拽着我拍照拍了半个小时,上车前,有个孩子非得把我放在展览室的手工作品给我送过来了,他说“老师,你忘带东西了。”那是他的作品,上面留有他非常自信的签名。临走,送别的孩子中,我看到了一个个受到鼓励的眼神,上面折射出了这一次支教的意义。我一直相信并将仍然相信,从“一”可以到“无穷大”。

图:学生作品

支教的最后一站是紫阳中学,一所贫困学生占比接近40%的学校,我们同行的志愿者和15名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结对帮扶,那天代表发言的学生现场情之所至,泣不成声,我听了很感动,由于同事提到了我是清华的,我中午不想去吃饭了,就想和来座谈的学生们交流,他们很多人很快就要参加高考,我想给他们再鼓鼓劲,加加油,还是那句话,哪怕能鼓励一个人也值。交流完已经快1点,走出会议室,我诧异的发现,所有的建行同事都没去吃饭,在学校门口台阶上等我们,他们说:“你和孩子们多交流一会,我们等着,觉得值”。

我想,我花了建行多块钱的预算,从北京的金融街跑到安康的深山学校上几堂课,唯有付出十分的努力,多交流一会,讲好每堂课,哪怕能触动一个孩子的心灵,让他在未来某一刻人生抉择的路口,想起我曾给予他的一丝鼓励和信任,从而多了一分决心和勇气,那就是这次支教最大的意义,也才能对自己有一个交代。

图:一所“沐紫承阳”的学校

支教,更多不是形式上教会孩子们什么知识,赠与什么礼物,去维系一段他们对我们的廉价的感激之情,而是走心地用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建立的认知和对生活的敬畏,去打破物质条件锁住的信息和思维的边界,助力他们开启对于世界的另一维度的认知,让他们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足够的潜力可以挖掘,这就足够了。公益、扶贫,不是强者对弱者的帮扶,而是强者边际效应在更大范围的有效共享。在志愿的投入中,从来不存在一方高尚的牺牲,也不应当有另一方勉强的接受。

我们不用把自己过高的奢求投射于一次微小的行动中,每一次脚踏实地的努力,如果能触动一个学生、帮到一个人,就很值了。毕竟扶贫是大事,那也是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脱贫攻坚是盖高楼大厦,那也是九尺之台,起于垒土。

我记得第一天到财梁社区的时候,一群孩子涌出来围绕在同行的王总身边,眼神中饱含期待,他们争着抢着要和王爷爷拍照,俨然一副自己亲人回到家中的模样,作为建行上了年纪的部门老总,王总曾选择到财梁当第一书记,用他自己的话讲,“村里离贫困最近,最真实”。我记得在紫阳中学,硬汉型建行扶贫干部曹局长说:“我去过贫困学生家好多次,一去就哭,那真是家徒四壁啊,因为这我们做的很多工作都很值”。曹局长,那可是土生土长1米8的北京爷们,泪水,说下来就下来了。还记得有一天早上吃饭的时候和湖南行一个做了14年公益的同事聊到支教内容,他自己说开始也没有想着做成怎么样,但是做着做着就一直做下来了,还成立了自己的公益组织。我回了一句“其实我们出来支教,就是我们不能把自己越活越小”。我也记得,扶贫局的哈局长来到五四小学,像回家一样自己到处转,和学生打招呼,校长不用接待他。临走前,我们去安康扶贫馆买了些扶贫产品,解说员一听我们是建行的,立马说“那是安康自己人”,同事买了不少东西,准备邮寄回去,打包完准备交邮费,收银员一听说我们是建行的,赶忙说:“你们是建行的啊,那免费。”

图:读书的孩子(王总手绘)、涌向王爷爷的孩子

我们做的事,安康人都看在眼里,当地人告诉我,“建行在安康做扶贫工作,一干就是31年,那是真在干,扎实,有效果。”学校的老师也这么说,扶贫干部们更是这样认同,我想,这是我听到对董事长“企业大不是目标,伟大才是”最具有真实感的解释。当然,作为建行的普通一员,我们不会因为建行的伟大而伟大,但建行的伟大有赖于我们每一个人倾注的一点一滴的力量。

后来回想,这种熬夜准备几堂没有人要求你上的课,其实挺好,因为这几堂课,既是上给汉滨区五四建行希望小学,也是上给自己。当我们在课堂上鼓励他们的时候,是我们在教他们认知这个世界,当我们回去回想起这段经历的时候,他们会给予我们生活的力量。未来,我愿如学生所愿,回来再给他们上一堂课,这是一份幸福的牵挂。20岁的时候,总要做一两件事,在80岁的时候还能微笑以待。

回来那天,五四小学的老师给我发来了学生写的信,有个学生写得很简短,三行字,她说“我们不会忘记这句话的‘我在清华等你们来’,我们不会让你失望的”。原本我也以为只是孩子听了鼓励后普通的一句感想,直到五四小学的老师告诉我,“这个孩子三年级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好几次不想上学,老师们去做了好几次工作。你这次能让她幼小的心里种下大学的种子真的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说到伟大,我真的很汗颜,但是,能让一个孩子更加坚定信心,找到力量,说实话,我心里挺自豪的,不是我自己了不起,而是我用好了清华的光环和建行的平台。我想,其余学生的信,每一封背后一定都有着他们想要诉说的催人泪下的故事。安康回来,我更加相信,从“一”可以到“无穷大”。

图:六年级学生三行字的来信

返程路上,脑海中一直回荡着一句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不禁在想,如今国越来越强,企业越做越大,我们自己总不能越活越小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