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最大青春痘医院 http://pf.39.net/bdfyy/dbfzl/210418/8860368.html

0.

年,在新冠疫情之下,各个城市拿出了自己年的成绩单。俺们大西安也拿出了自己的成绩单:

初步核算,西安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增长速度不算慢。

然后,俺就看到了一组非常奇葩的数据

“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4.3%;

第二产业增加值.44亿元,增长7.6%;

第三产业增加值.62亿元,增长6.8%。“

不知道,这个数据来源于哪里,但可以确定的是,编辑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至少是将三个产业的GDP值,当做了增加值,或许是因为数字看起来确实不怎么好看。第三产业GDP超过了总值的一半还要多,看起了咱大西安是发达城市了。

于是,俺们大西安喊出了年GDP过万亿的口号。

不知道您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新冠疫情,考验的是一个城市经济的真正底色。大西安的经济底子,一个字形容——潮,水分比较足。

1.

近几年以来,西安经济的增长引擎主要依靠基础建设、房地产和旅游,而作为经济命脉的制造业,虽然也在增长,但增长质量并不怎么样。

注册地在西安的A股上市公司一共有37家。其中,市值最高的是隆基股份,其次是陕西煤业(陕煤化旗下的上市公司),只有这两家企业的市值在亿以上。市值最小的,是曲江文旅,市值只有十几亿。

西安的制造业,没有形成上规模的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电动汽车等只要说得上来的热门行业,似乎西安都有,但说得上来的品牌、企业,寥寥无几。

西咸新区,是国家级新区;高新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腾讯、阿里、京东,西北总部都在西安,给西安带来哪些实质性的促进和提升呢?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见,反正俺是没有看见。

当俺们说到西安,是摔碗酒,是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小姐姐。旅游产业,也确实给西安带来了人流和GDP。

疫情之下,这个板块哀鸿遍野。

大西安GDP的增长,掩盖不住核心支柱产业不强的尴尬。年,大西安的作业不好交,也会比较难看。

2.

俺们大西安啥都不缺。

地处西北核心地带,丝路起点,承接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纽带功能。

国家大力发展中西部,给到大西安的政策不能说不到位,至少西安已经通车的地铁就有5条,还有好些条正在建设之中。

西安高校林立,专业设置是全国最全的,其中不乏西交大、西工大、西电等传统强校,还不要提在西安的归属到各部委的研究所。科研实力不能说不强。

就这样一个怎么看怎么像学霸的城市,经济表现就像学渣一样。

除了像隆基股份这样的公司,在西安说得上名号的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国企,陕煤、延长石油、陕有色、西安银行、陕天然气等等。真正有科技含量、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屈指可数。

这就不禁让人要问一问,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3.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年,大西安GDP排名全国第24名,前面一位是南通,有多少人没听说个这个城市,后面一位是烟台。就这水平,还说自己是新一线城市,不知道您脸红不脸红,反正俺是脸红的。

不和优等生比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苏州,这些咱比不了,咱和郑州比比。

西安人有几个人看得起郑州这个城市呢?

年,郑州GDP城市排名,第14名,比西安高了整整十名。河南全省只有一所大学——郑州大学。在西安,大学出来的学生都觉得自己不好意思。

不论是老西安人还是新西安人,都别在十三朝古都的梦里睡了,靠先人,羞先人。

4.

曾经,西安是真正的一线城市。

郑州、杭州、苏州这些城市远远赶不上西安,至于青岛、烟台、南通、合肥这些城市,更不被西安放在眼里。

然而,就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当别的城市夺路狂奔的时候,西安还在做着春秋大梦。先是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然后是中西部崛起,都似乎没有惊醒西安的大梦。

有这么一个段子,调侃各个城市对于中央政策的态度:当中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时候,广东看到的是中央闭着的那只眼;福建看到的是中央睁着的那只眼;上海在琢磨,中央接下来会睁哪只眼闭哪只眼;北京在分析,中央应该睁哪只眼,闭哪只眼。俺们大西安呢?管中央睁哪只眼、闭哪只眼,咱自己先合上眼,眯一会。

说起来,西安是个有追求的城市,眼里的竞争对手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样的城市。到今天,西安的发展比成都、比杭州,至少要落后5到10年。

王永康书记给西安带来了一些变化,从简单的烟头革命、厕所革命,到问政西安,至少让西安的房价在两三年之间翻了一番。

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房价上涨。如果俺们相信市场的力量,那么持续上涨的房价只说明一个问题——城市的吸引力在增强,房价的上涨是果而不是因。

问题是,西安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哪里?

5.

一个大城市,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只能是工业能力。

而有质量的产业集群和有质量的品牌,是工业能力的最好证明。

学霸都是相似的,而学渣的问题都是复杂的。

西安没有一个国际知名或者国内领先的产业集群。

缺乏优质产业集群的原因,其一是核心企业不够强,其二是市场化机制运行不顺利。

西飞集团在航空制造业领域还是有相当知名度的。航发动力是A股赫赫有名的上市公司,也是西飞的核心企业,但航发动力有哪些拳头产品,不光老百姓不知道,俺估计不少官员都不一定知道。当然,作为传统的军工起家的企业,有些涉密项目是正常的。俺们能看到中国航空产业的成就,比如歼二十,比如大飞机,都不是西飞主导的项目,可能西飞也参与其中,但就是配角而已。

一部电影可能毁于主角,那不可惜;毁于配角,那就有些可惜了;毁于杂鱼,那就太可惜了。

围绕一家优质的国有企业的,就是一群有关系,有背景的杂鱼。因为市场化机制运行不顺,本该是产业集群重要配角,却成了抢戏的杂鱼。

国有企业如此,民营企业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缺乏优质的配套企业,民营企业只有到沿海地区去寻找供应商、合作商。也就意味着,扣除掉物流、沟通的成本差距,到沿海地区找供应商,比本地供应商还要高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差距?

6.

作为一个大城市,产业集群需要顶层设计与推动,同样需要高质量的招商引资。姑娘再漂亮,不一定适合当老婆。

从西安的整体招商引资来看,缺乏顶层设计,缺乏对产业发展趋势的洞察和把握,还是以简单招名企、招跨国公司为主,主要还是看颜值。

阿里、腾讯、京东都在西安的招商成就当中,咱大西安究竟要干啥呢?似乎没有人知道。

曾经,西安为了引进三星的项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三星顺利投产之后,并没有带动西安电子加工产业的进步。至于西安是不是要打造一个电子产业集群,也没人说,咱也不晓得。

后来,在引进富士康的项目中,西安败给了郑州。郑州对富士康的支持力度大到什么程度?富士康不是缺员工么?把招聘用工的名额分配到所有的基层干部头上。十年之后,结果是什么呢?富士康给郑州至少培养了超过十万的熟练产业工人。

招商不是完成招商任务,而是很清楚的知道,这个企业能给地方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不论在哪个城市,企业都是要挣钱的。如果你害怕人家赚钱,你招商干啥?

一老哥,说了这么经典的一句话:陕西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就是关门打狗。

企业没来之前,说得天花烂坠,只要你进来了,人来了,钱来了,慢慢收拾你,迅速让你的项目变成鸡肋——这至少就是曾经的西安营商环境的真实写照。

7.

一个有经济活力的大城市,不可能没有国资的大企业,也不可能没有优秀的民营企业。虽然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民营企业对市场信息的反应速度是最迅速的,是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成分。

和其他大城市比起来,西安的民营经济整体低迷。

房地产行业,年西安十强当中,竟然连一家当地的房地产企业都没有。

西安还有一个不太光彩的名字——烂尾之城。光在核心地带的烂尾项目都一抓一把,比如现在成为皇冠假日酒店的省体育场旁边的大楼,就是西安曾经最著名的烂尾楼之一。

民营经济低迷,烂尾楼遍地,核心的指向,就是西安严重的官本位思想。

因秦岭违建所引发的陕西官场地震,到现在似乎还没有停止的迹象。贪腐的问题要解决,官本位的问题也要解决。

西安官本位的问题通过几个小小的例子可见一斑。

曾经,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西安市教育局是没有局长的。而西安基础教育的问题可能是所有副省级的城市中最严重的。

有一次和一个小兄弟聊天,他接了一个电话,说税管员要来检查工作。俺调侃他,检查就检查呗,你每个月不都按时上税么?这小兄弟无奈的说,人来了,得陪着笑脸,准备礼品。

这不是二十一世纪,这像是在大清朝。

俺一个同学在温州创业,俺问过他,税务、社会保障等职能部门检查工作不,他说,只要你按时缴税,缴纳社保,职能部门从不上门。这可能就是政府管理理念的差距。

就是俺这个同学,今年疫情期间,刚刚过完十五,就开工了。园区挨家挨户通知,为园区企业准备口罩、消毒液,这叫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

咱大西安市神马模样呢?很多上报已经复工的项目、单位,上报时间和真正开工的时间相距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都是很正常的。

为什么会这样?怕麻烦。很多事情,一手加另一手,不是两倍的工作量,可能是五倍、十倍的工作量,还是一禁了之来得简单轻松。

8.

习大大在国内疫情刚刚平稳不久,就到陕西视察。

整个视察路线充满了深意。柞水-牛背梁(环境保护),安康-平利(精准扶贫),大唐不夜城(旅游产业发展),西交大(科研创新),陕汽集团(装备制造行业)。

咱大陕西,大西安给总书记交出的答卷实在不咋地。

给老百姓交出的答卷也不咋地。

老百姓最关心的西安基础教育问题,都快成全国人民的笑话了。刚刚结束的小升初,几家欢喜几家愁。问题是,啥都抽签,要管理部门干啥?

老百姓还关心医疗问题。西安的医疗资源不能说不丰富,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没咋解决。

还有交通问题。西安人口不算多,城市不算小,车辆保有量也不算大,拥堵程度经常排在全国前列。行车难,停车难,贴条却很容易。交警不贴城管贴,城管不拖交警拖。

9.

十年以来,大西安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已经上了快车道。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容市貌也有巨大的改进和发展。

然而,制约城市发展的思想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企业外流,资金外流,人才外流,已经是大西安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

起家于陕西的步长制药,上市注册地在山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大西安的所谓风险投资公司有几家是有钱的呢?绝大多数都是中介。那么西安民间的钱都去哪了?

西安高校、高校,每年毕业生能够留在西安的比例很低。咱倒是鼓励落户西安,但为啥年轻人不愿意留下呢?

因为不痛,所以就不会有痛定思痛。

,大西安一定很痛。

随着旅游行业的持续低迷,餐饮、娱乐等板块相继传导,一定会传导到大西安的各个行业。真痛了,才有希望。

俺觉得,大西安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大西安不是北上广深,甚至连杭州、成都、苏州、重庆都比不了。学渣就是学渣,承认不承认自己都是学渣。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问题在哪儿。摆正位置,才能有良好的心态。

能不能学学郑州,学学合肥,学学长沙,人家是咋搞的。

城市发展是一个典型的长期性事件,想快速打怪升级,刷经验,本身就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发展态度。

城市要发展,既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更离不开外来资本的加持。

大西安还得过招商引资这一关。

还有没有关门打狗的事情?这个俺觉得应该好好查查。对待外来的资本要友好,对本地的资本是不是也应该同样友好?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要发展哪个产业集群,是不是应该咨询一下行业专家的意见,西安的专家咱看不上,不还有全国的专业人士么。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增加老百姓的幸福感。

安居才能乐业。切实解决基础教育问题,医疗问题,交通问题,才能让人安定下来。有人,有资本,才有发展的可能性。

10.

后五百年,有王者兴。

大西安,已经沉寂了千年。

盛唐时代,大西安和中华一起迎来了文明的最高峰。伴随着中华文明开始走下坡路,大西安也一路沉寂、消磨。

今天,中华民族重新走在民族复兴与崛起的路上,大西安理应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毕竟,中华文明的根在陕西。

加油西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