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在哪家医院坐诊 http://m.39.net/pf/a_8231855.html 点击小程序,领取购房优惠券 7月22日媒体报道,安医大四附院与安徽省数据局进行深度合作,合肥人就诊无需携带实体卡,仅刷“安康码”,就能实现“一码就医”。 患者通过刷安康码,可以自助完成建卡、挂号、缴费、费用查询、报告单打印、医技就诊登记、发药等全流程操作。 “扫码就医”,更加智慧,省去了一些奔波环节,十分方便,确实是在就医环节前进了一大步。 安医大四附院也是安徽省首家将安康码应用到患者医院。 据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安康码”已实现电子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电子健康卡初步融合,逐步覆盖医疗健康、政务服务、社会保障等领域。 接下来“安康码”将继续发力,聚焦出行、就医等领域,通过革新办事方式,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病有所医”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 合肥市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个医疗机构,到如今个医疗机构遍布全市角落;从看病“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智医助理”、语音输入、远程会诊等先进医疗设备;从群众患病找医生,到享受签约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到如今智慧医疗的发展,让合肥医疗卫生事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那么,目前合肥医疗到底是什么水平呢?你知道多少?今天合肥城记带你一起了解合肥医疗事业发展的情况。 医疗机构医院18家床位数张 如今在位于寿春路医院,一座25层的综合大楼正拔地而起,预计年10月份投入使用。但在24年前,同样的位置,还是一座只有三层的小楼。当时所有员工只有多人,床位也只有张左右。 年,合肥市一院已经开始紧医院。医院医院实行“三级六等”的划分等级中的最高级别。如果能够率先评上医院,医院、还是对医生,就是对一座城市来说,都是巨大的荣耀。 经过两年多的创建,年6月18日,医院检查团,医院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全面评审。7月15日省卫生厅下达了“批医院医院”的通知,至医院医院的行列,医院中第一医院。 医院的成长历程,是合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初期,合肥市医疗机构短缺,医疗设备简陋。此后,合肥市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把加快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逐步构建起城乡三级医疗预防网。 到年年底,全市卫生机构个,床位数张,卫生技术人员人。各类医药超市、便民诊所遍及大街小巷。 医疗设备“智医助理”开启智慧医疗新时代 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近几年,合肥借助“互联网+”,依托智慧医疗建设,不断方便百姓就医。年9月28日,医院医院正式揭牌,这是合肥市第一家医院。根据计划,医院、县医院、社区医疗机构都将与医院平台对接。 医院平台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医院知名专家的会诊,也缓解了患者住院难、看病难、就诊难等问题。同时,通过智能语音电子病历,医生可以在诊疗的同时通过便携麦克风同步语音录入病历报告,不仅解放了医生的双手,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医生将患者的症状通过语音输入“智医助理”系统,该系统会自动根据患者的过往病史和症状,给出辅助诊断。现在有了语音输入、“智医助理”、远程会诊,这三个智能设备,大大提升诊疗准确性,降低误诊的可能性。 如今,安康码这种电子健康码让合肥医疗卫生事业又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未来,在合肥推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智慧医疗也将发挥重大作用。 医疗保障医联体和城乡居民医保组建完善 合肥市根据安徽省统一部署,按照“一委一办一中心”路径,开展医改(医保)管理体制改革。 通过全面实行“临床路径+按病种付费”管理,仅市级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达个,对按病种付费的病种,费用按定额核算,不同病种净报销比例为45%-80%。大病保险二次补偿分段报销比例提高到45-85%。 在编织医保大网的同时,合肥市卫健委还全面启动医疗联合体建设,全市5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与16家省、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城市医联体制度实现全覆盖,使得“排队两小时,看病五分钟”等就医秩序混乱、医疗效能低下的问题被逐一化解。 此外,通过省、医院高年资护士、副高以上专家到社区工作,撬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医、护、技、药“捆绑式”服务体系,推动社区卫生服务转型升级,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现在,百姓可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家诊疗服务,签约家庭医生甚至可以提供上门服务,打通了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补齐短板合肥应该加快发展优质医疗资源 年,合肥挤进新一线城市阵列,年合肥以.4亿的经济总量排名全国城市21位,离全国20强只差临门一脚。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凸显的是合肥市公共医疗优质资源的巨大短板。十三五以来,虽然合肥市加快了医疗机构基本建设,筹建和扩建了一些规模较大的综合、医院,同时,也引进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医院、医院等。但合肥整体医疗技术水平与长三角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年11月10日,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医院排行榜》中。安徽仅有两家进入全国前名,中科大附一院(医院)位居全国第79位,安徽医院位列第84位。而江苏有5医院,浙江也有5家医院榜上有名。与南京、杭州相比,医院不但入围数量少,且排名靠后,差距显而易见。 在日前评出的全国42个大中城市“医疗实力”排名中,合肥以18医院、10名执业医生和44张医疗床位数,排名全国42个大中城市的第24位。医院数量不但远远落后南京、武汉、杭州、长沙等周边城市,甚至排在长春、石家庄、乌鲁木齐、太原、昆明、青岛之后。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检验出我国现在的医疗与公共卫生系统,除了北上广深杭等医疗设施比较发达以外,整体上普遍存在医疗设施还不健全的情况。许多大城市医院数量配置不足,中小城市各级医疗机构的配置也很不充足、不合理、不平衡。 合肥作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拥有八百万人口大城市,应以疫情防治为契机,在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同时,着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建设,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优质医疗资源优势,与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共建一批规模较大的综合、医院,补齐医院短板,实现与长三角地区优质医疗资源无缝对接。 (综合安徽网、江淮晨报) 推荐阅读 城记·城市 国家级!医院落户合肥!地址就在……城记·楼市 滨湖1个车位可买2套房!合肥房价会怎样…… 城记·人物 50岁辞职,他把破饭馆发展为“世外桃源”!城记·视角 《瞰见城市的力量》——合肥崛起看滨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