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6月12日下午,安康市科协、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以及陕西省园艺站、安康学院等20余家单位40余名领导专家同聚一堂,就安康蚕桑产业振兴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开展了学术沙龙活动。经过学术交流和广泛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蚕桑产业是安康传统特色产业,具有悠久发展历史和坚实产业基础,应坚定发展信心不动摇,并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安康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京国指出,蚕桑产业是安康的传统优势产业,具有多年的发展历史,是“金蚕之乡、丝路之源”。

在很长一段时期,茧丝绸工业成为支撑安康社会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在全市农民增收、工业增效、财政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全市桑园面积为40万亩,养蚕发种20万余张、产茧余吨,养蚕收入4亿元,副产品收入10亿元,丝绸产业收入16亿元,蚕桑综合产值30亿元。

全市有县级现代蚕业园区38个、蚕桑科技示范点20个,蚕桑专业合作社余个,蚕桑家庭农场15个、养蚕大户余户,蚕桑专业强村40余个,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1个。

改革开放以来,安康蚕桑取得省、市科技进步奖40余项,近5年取得科技成果10余项。与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签订了技术合作战略协议,

陕南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由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完成。项目从陕南蚕桑产业发展实际和市场需求出发,研究总结出多项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组装配套成系统的蚕桑资源综合开发技术体系,实现蚕桑产业由单一的茧丝生产模式向复合经营模式转变,提高了蚕桑产业的综合效益,有效地促进了蚕桑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年获得安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年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筛选出了长蛹龄育种材料,蛹龄长达天,解决鲜茧缫丝和蚕茧烘干能耗的问题。推广的“农桑14号”新品种,解决了老品种产量低、抗病性弱的问题,增加全年养蚕批次;推广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现一个龄期给一次饲料,提高养蚕工效10倍左右,为饲养小蚕不受季节、叶质的限制,为推广工厂化养蚕和商品化小蚕共育打下基础。自年以来,我市部分县区、镇、村将蚕桑产业纳入农村精准脱贫的优选产业,全市共有1万余户贫困户,通过发展蚕桑产业脱贫,其中石泉县个贫困户依靠养蚕实现增收。

石泉珍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桑叶粉作为新型食品添加剂研发试制出桑叶面条、桑叶酥饼、桑叶糕点等系列产品;

陕西博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桑果为原料年生产桑葚酒15吨;平利县福臻茶叶有限公司年生产桑叶茶50吨;安康是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川陕革命老区,面临“四区叠加”瓶颈制约。桑树适生性强、易于栽培,具有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修复重金属污染、盐碱地治理、退耕还林、空气净化等作用。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在瀛湖库区消落带实施桑树生态治理试验示范项目,经过3年的试验研究,在消落带栽植桑树水淹天之内,成活率达到80%以上;水淹天,没顶淹没5米后,桑树仍能成活。这项试验,充分发挥了桑树的生态作用,为治理和修复瀛湖库区和汉江流域消落带植被恢复探索出新方法。

种桑养蚕好处这么多

为什么安康的蚕桑产业现状并不乐观呢?

张京国明确指出三大成因

蚕桑未列入我市主导产业,没有具体政策措施,缺少激励机制,部分县、镇更是直接撤并了蚕桑部门,导致专业技术干部匮乏,各级部门产业扶持资金大幅削减甚至取消,再加上科技人员减少,人员结构老化,以上种种,都严重制约了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针对问题张京国提出了建议

张京国建议市委市政府,把蚕桑产业列入乡村振兴主导产业进行科学规划,要按照“布局集中、产业聚集、发展集约”的思路和“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园区承载”的发展模式,加快现代蚕桑产业园区建设,促进现代蚕桑产业发展。

省蚕桑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孔卫青在发言中谈到,桑树内含物质丰富,桑叶的粗蛋白含量26%-36%,一亩桑树的嫩枝叶产量折合蛋白质饲料量相当于2-3亩大豆的产量。

安康地区桑叶茶硒含量最高达1.77mg/kg(三阳镇),桑树的硒含量仅次于豆腐柴,大同桑叶样本硒含量最高为0.mg/Kg,依次为沈坝、池河、堰门桑叶样本,五里桑叶样本硒含量最低为0.毫克/千克。

桑叶和桑果可以开发出多种食品、饮料、营养补品、药物等,有望形成重大的产业集群,为桑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高级农艺师、安康市蚕种场场长张保华介绍了安康市蚕种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及效果,蚕研所所长陈正余介绍了人工饲料养蚕技术,汉滨区蚕茶果技术中心主任陈恒结合乡村振兴详解了职业蚕农培育。

学术沙龙集思广益

任何产业发展都有它的周期性,经过安康蚕桑人坚持开展蚕桑基地建设、经营主体培育、蚕桑资源开发工作,安康蚕桑产业已换发出勃勃生机。

借用张主任的话,只要我们坚持“强主体、创品牌、促融合、提效益”的发展思路,围绕高效桑园建设、新型主体培育、产业融合发展、区域品牌建设,全面推动安康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水平,相信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蚕桑产业一定会再创辉煌!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