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于年12月正式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经过全市上下三年的艰苦努力,年10月获得“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成为年度西北地区唯一被授牌的城市,及陕南地区第一个、陕西省第四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作为全程参与创森工作的普通一员,成功摘牌让我感觉到无比喜悦,这既是对安康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紧抓生态建设力度和成效的高度肯定,又是对参与创森工作人员辛苦付出的最好回报,回忆起几年来创森的点点滴滴,自己的辛苦付出没有付之东流,这就是最为高兴的事情。 然而,高兴过后,我不禁思考,摘到牌子,创森就结束了?安康市进入后森林城市时代,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 创森永远在路上! 摘到牌子,创森就结束了吗?当然不是。 首先,我们要迎接国家随后的动态复审,只有继续保持持久的创建力度不减,才能保住这个得来不易的荣誉; 其次,按照安康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创森建设年限为十年(-年),创森成功后正式进入巩固提升阶段; 再者,省级森林城市已经正式启动,这是一项与国家森林城市互不矛盾、密切关联、相辅相成的重点工作,对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扎实开展; 最后,创森通过验收,只是我市生态建设阶段性成果,并不是我们的生态建设就达到最高标准了,因此必须继续以创森为抓手,搞好植树造林、山林经济、生态文化等方面的生态建设,更好地为人们提供生态服务。 总之,创森永远在路上。 我们应该这样做! 安康市进入后森林城市时代,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继续真抓实干。 ——加强造林绿化提成绩。继续做好城市周边、道路沿线、江河两岸等重点区域绿化,查缺补漏,增加绿量,确保森林城市绿化水平持续提升; ——加强山林经济出特色。利用创建省级山林经济示范市的契机,紧抓核桃、茶叶、魔芋等优势产业,打造森林城市建设特色; ——加强森林文化增亮点。开展多种形式义务植树工作,组织森林体验活动,举办森林主题的摄影、征文、户外、音乐节等活动; ——加强资源保护不犯错。严重的破坏森林资源、滥捕乱猎野生动物的事件属于一票否决指标,这个高压线绝对不能触碰。 其次,加大宣传力度。结合森林文化建设,创新宣传形式,开展形式新颖、参与广泛、效果明显的森林城市宣传活动,除了普遍性宣传,还要做好创森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林业产业技术培训等工作,全面动员大家参与到创森工作中来,提升支持率和满意率。 最后,探索长效机制。总结安康市多年来的创建工作经验,建立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在创森工作的相关制度、参与人员上相对稳定,考虑单设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确保创森工作能够持续顺利开展。 (以上为个人观点,若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暗香赞赏 人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