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专家 http://www.pfzhiliao.com/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柴昕张鹏飞 悠悠民生,健康为本。 12月30日上午8点30分,淄博首个“新冠康复门诊”、“新冠康复病房”同时开诊。至此,我市已医院5家、医院11家、医院1处,总救治床位达到张,提前并超额完成年全市传染病临床诊疗规模达到张床位以上的目标任务。 从“治病”到“防病”,群众健康守护屏障更加坚实。 从“增量”到“提质”,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更快提升。 从“差异”到“同质”,基层群众生命健康更有“医”靠。 擘画卫生事业新蓝图,托起百姓健康幸福梦,淄博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全市人民健康按下了“快进键”。 支流调队阻断疫情传播链条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把准时代脉搏,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我市聚焦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持续增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淄博市疾控中心人均建筑面积达到76.52㎡,区县疾控中心人均建筑面积已完成“50%的区县达标”的年度目标任务。张店区、桓台县疾控中心满编,市疾控中心、淄川区、博山区、周村区、沂源县疾控中心空编率均低于10%。市疾控中心负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3个,各区县疾控中心均已达到不少于2个的标准要求。 我市在全省率先建设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管控与预警实现全覆盖。全市建成大型核酸检测基地4个,核酸检测移动方舱实验室11个,装备移动核酸检测车1辆,自有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达到58.08万管,组建专业流调队伍81支、人,基层流调队伍支、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链条。 加速推动市级医防融合试点,市疾控中心10名挂职干部派驻5家试点医疗机构,建立公共卫生科“双重管理”工作制度。 实施智慧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新改建完成67处智慧预防接种门诊,覆盖率位居全省第四。全市智慧预防接种门诊已达80处,实现50%的预防接种门诊达到智慧化标准。医院、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感染楼项目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 强化新冠肺炎、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联防联控机制,巩固提升重大疾病和传染病综合防控、医疗救治能力。加快推进疾控体系改革,持续扩大改革试点单位范围,加快推进市、区县疾控中心一体化发展,全面完成疾控标准化建设综合评价。 变化,在淄博每天发生。安康,是百姓真切感受。 个村卫生室织密15分钟健康服务圈 “看病难,医院看病难,医院看名医难上加难。”这是群众对看大病、重病难的普遍反映。这种“难”既是排队等待、一号难求,又是路途遥远、奔波劳碌。 淄博市卫生健康委将解决这份“难”题作为工作重点,策划开展了“千名名医送健康”行动,鼓励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拓展合作渠道,通过全职引进、柔性引进等多种形式,将省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名医专家入驻淄博市建立工作室,定期开展坐诊、手术服务,为老百姓开通了家门口看“专家号”的便捷通道。 “王大夫来俺村后,大家看病更方便了!”沂源县燕崖镇井子峪村的任大婶说。她口中提到的“王大夫”,是年招录的乡医王瑞财,已在该村服务近一年,深受群众好评。 不让“病根”变“穷根”。聚焦基层特别是偏远农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不断织牢织密基层健康服务网络。结合淄博组群式城市特点和南部山区实际,在全国首创“第一村医”帮扶制度基础上,先后创新开展了“名医基层工作站”“中医专家基层工作室”“行走的医生,医院”等派驻巡诊帮扶模式,全市现已建成“名医基层工作站”个,“中医专家基层工作室”53个,配备“健康大巴”94辆,服务群众37.4万人次,实现健康上门、服务到家。 目前,全市已建成县域医共体20个,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2处,镇卫生院8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家,其中,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家、国家推荐标准26家,“国家级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21家,建成省级示范村卫生室33个,基层群众就医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对全市村卫生室实施星级管理,个村卫生室配备智慧随访及康复理疗设备,首批家门诊慢性病村卫生室延伸服务点陆续启用,农村地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建设成效明显,基层群众看病就医实现小病不出村。 未来,随着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及县乡一体化建设的融合推进,淄博百姓将享有更安全、更高效、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84家名医工作室助推医疗高地“淄博样板” 疫情发生以来,无论是外地专家来淄服务还是淄博市群众异地求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克服这一困难,淄博市卫生健康系统积极开拓服务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与知名医疗机构的远程诊疗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将省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引入淄博市,让群众在市内就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医院、医院先后与以色列顶级专家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医院先后与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医院开展合作。目前,医院、医院、医院名医专家(团队)工作室84家,邀请市外名医专家团队开展诊疗服务2.88万人次。 修订完善《淄博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考核评估标准》,启动新一轮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考核评估工作,评审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50个。医院通过省内分泌与代谢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省急危重症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评审。 医院被纳入医院建设项目,并牵头与市内17医院签订协议成立“中医专科联盟”。助力推进山东省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开展“千名中医进基层行动”,遴选中医药专家名建立“中医专家基层工作室”53个。建成市级中医药21个专业24个专科集群(特色疗法/技术)。打造“淄博市中医诊疗电子地图”,首批名中医药专家纳入电子地图。 淄博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程勤表示,未来五年,我市将实施公共卫生改革攻坚行动,实施市公共卫生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实施区域医疗高地攻坚行动,加强胸痛、卒中等“八大中心”建设,建成省级以上临床重点专科27个;实施基层医疗能力提升攻坚行动,新建、改扩建村卫生室50处以上;推行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共享、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报销额度在现有基础上再提高50%左右,全力落实民生赋能相关要求,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公平可及、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 打造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构建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管理模式,形成上下贯通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服务…… 深化医改,品质提升没有终点,只有不断跃升的新节点。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从“保基本”到“高品质”,“健康淄博”将持续发力、不断突破,全力打造区域卫生高地的“淄博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