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皮炎北京医院 http://m.39.net/pf/a_8810613.html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东晋陶渊明曾书《桃花源记》,但是,作为安康人,你是否知道,其实在那个时代,安康也堪称“桃花源”,是各族人民躲避战乱的福地。 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陶渊明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个乱世。各路人马逐鹿中原,你方唱罢我又登场,所谓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为了这个至高无上的权柄,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前前后后打了几百年,导致中华大地人口锐减民不聊生。 在乱世中,普通百姓都成了随时待宰的羔羊,张老汉就是这万千羔羊中的一只。 张老汉原本家里颇有些家产,也读过些书,勉强过着滋润的小日子。 但好景不长,提着刀子的“大头兵”占了他家房子,抢了财产,几代人辛辛苦苦的积蓄,一夜间烟消云散。在这个用刀子讲“道理”的年代,没有刀子就没有道理,能保住性命已是万幸。 看着一家老小流落街头,张老汉内心悲愤不已,他怨苍天无眼,恨世道不宁。 然而愤怒归愤怒,人这一辈子呀,只要不死,不管多苦多难,该面对的还得面对。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只能安慰自己: 惹不起,我还躲不起? 但去哪儿呢?这一想,“苛政猛于虎”的典故就萦绕在他的脑海。 九州之大,四海之广,既然古人可以逃往山林,躲避苛捐杂税。那我张老汉,为啥就不能躲到一个战乱难及的地方。这地方必须人迹罕至,没有纷争,却又物产丰富,能够养活自己和家人,而且要足够大,哪怕军队贼人来了,自己一家也有藏身之处。 很快,张老汉把自己的目光锁定了一个地区——秦岭巴山之交的魏兴郡(今安康)。此地山高水远,各路诸侯统治力薄弱,遇到兵灾人乱,一家老小往莽莽十万大山里一躲,神仙都找不到。 说干就干,张老汉与一家老小,从关中开始南迁。 意外的是,在路上发现迁来此地的居然不止自己一家。除了大量北人南迁之外,还有不少南人北迁,除了汉人外,还有不少胡人。不分地域,不分民族,大家来到这里,都是为了能远离战祸平安过活而已。 当时的安康,气候适宜,物产丰富,南人北人皆能适应,靠山可吃山,靠水能吃水,简直就是乱世中的桃花源。 这个时期,全国各地往安康陆续迁入了大量人口,整个地区空前繁荣。 在安康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安康各地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陶俑和画像砖,都能证明当时安康的繁荣。 安康,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别无二致。 老刘甚至想,倘若陶渊明生活在安康,他那篇传世鸿文“桃花源”就不会说武陵了,而是安康。 分割线改革开放后,全国尤其是沿海等地紧抓时机发展极快。而安康,却因为交通、信息闭塞等各方面原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跟人家比也有了很大差距。 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安康的生态环境却因为没有被外界过度开发,一直保护的很好。在今天这个全国乃至全世界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时代,安康化劣势为优势,专注于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专注于可持续地挖掘生态环境所衍生出的经济价值。 例如皇冠镇的“花房子”,原称是卢氏庄院,建于18世纪初叶,距今有年历史。庄院占地多平方米,规模宏大,装饰豪华,选址在青山绿水之间,自然环境优美。 据传原建筑从打样、伐木、烧制砖瓦灰料到施工历时9个年头。整个庄院布局得体,有花园式园门9道,天井8个,大小房门48处,房屋为石条基座,青砖上顶,厢房南北对称,前庭突出,后院宽敞,前门两侧配置一对石鼓,门楣高悬“范阳世胄”四个大字匾额,金光闪耀,立柱桐油彩绘,龙腾虎跃,个柱基石浮雕部传统剧目折子戏。 想想吧,在青山绿水间,在静谧的乡间,没有都市的繁杂,远离人世的喧嚣。你就居住在这里,隔绝了一切烦恼,放空你的大脑,置身于世外,哪里不似世外桃源呢?这样的世外桃源,又有谁不爱呢? 还有紫阳的裴坝,去过的人这样说:“那地方,完美呈现了我脑海中常常幻想的,那种充满古韵和田园味的小村庄。悠悠的小河静静傍着村子,三五家农房炊烟柔柔的飘向九天,鱼虾在河里戏耍,稚童在岸边玩闹。真的,到了紫阳,不去裴坝便是一件遗憾的事情。”裴坝,安康的又一个世外桃源。 这样的地方,在安康其实很多,虽不是随处可见,却也是县县都有。这些新时代的“世外桃源”,就像是一个个尚未被发掘的金矿,等着我们去利用。 假如,陶渊明来到今天的安康,他又会写出什么样的美文,着实令人期待! 广告 老刘说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