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为主题的省市媒体蹲点采访活动走进安康飞地经济产业园区,多家媒体记者用镜头聚焦飞地经济园区,用笔头记录飞地经济发展进程,认真探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安康样本”。 在市发改委副主任万冲的陪同下,陕西日报、陕西传媒网、陕西广播电视台、三秦都市报、华商报、西部网、当代陕西,以及安康日报、安康新闻网、安康电视台、安康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先后深入镇坪、宁陕、紫阳等县飞地经济园区和高新区飞地经济发展招商运营中心,通过实地查看、采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安康飞地经济发展的前世今生。 近年来,中省大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安康市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分别占国土面积的84%、7.9%。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市情,以生态流向为引导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创新打破固有行政区划,鼓励发展空间受限的宁陕、紫阳、岚皋、镇坪、白河5县,在高新区和恒口示范区建设飞地经济园区,有效破解生态与发展难题,为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了安康方案和安康智慧。 走进飞地经济园区,调研采访组先后深入睿智环保建材有限公司,查看了海绵城市无机生态透水砖生产线;来到线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工资水平、从业环境等问题采访工厂车间员工;进入普欣药业有限公司,采访年产15亿袋中药配方颗粒项目进展、产品销售等情况。在高新区飞地经济发展招商运营中心,采访组深入了解全市飞地经济园区建设规划和新安康门户区规划建设情况,并听取了入园企业发展、在建重点项目相关情况介绍。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市飞地办介绍了“飞地经济”发展现状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并就飞地经济发展背景、飞出地和飞入地利益分配模式等问题集中答记者问。据了解,当前安康飞地经济已从起步探索阶段步入整合提升阶段,全市飞地园区在建项目41个,竣工投产项目40个,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75亿元,利润1.2亿元,带动就业人员人。 如今,安康飞地经济创新发展模式得到中省肯定支持,发展经验全省推广,飞地经济正成为安康深化改革的闪亮窗口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安康飞地经济飞地经济是指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安康“飞地经济”,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飞出地”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的工业基地。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持续或跨越发展的经济模式。 文/单慧琳、王伟明图/姜波供稿/体改科、飞地办 头条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厚植沃土万木兴—安康市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要闻 安康市政府到省发改委寻求推动高质量发展良策政策 安康市出台政策措施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