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柯贤会

花灯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兼具生活功能与文化特色,在我们每个人的童年生活中都留有或多或少的记忆。散落在民间的传统花灯艺人凭着自己的勤劳与智慧,一代代、手把手传递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火种,但是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这种民间传统艺术正在走向落寞。

探寻民间传统艺人、记录民间传统文化,在当下显得尤为迫切。国庆节期间,我们来到安康市汉滨区坝河镇寺姑河,拜访了汉滨区东部唯一一位仍然坚持传统手工制作花灯的老艺人。

这位老人叫周云喜,今年66岁,从小喜欢花灯艺术,20多岁拜师学艺,在40多年的花灯制作过程中,他潜心钻研,博采众长,积累实践,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制作的花灯摹仿自然界鸟兽畜禽鱼、花果粮蔬、天文地理、氏族图腾等,惟妙惟肖,形象生动,寓意丰富,深得人们喜爱。

每年春节、元宵节前,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过来请他做花灯,“在花灯鼎盛时期,老人忙得连饭都没时间吃。”一直   据了解,安康市汉滨区坝河镇的伏羲山一带一直有玩灯舞狮习俗,花灯起源较早,特色鲜明,大场子花灯72件样式一套,中场子48件样式一套,小场子24件样式一套。

每盏花灯均悬挂于顶部带梢的竹竿上,孩童举着竹竿为舞狮、采莲船、锣鼓队、花鼓队表演打场子造势,表现人与自然相融共舞、欢天喜地的和谐美景,再现伏羲时代渔猎生活遗风。

“我担心有一天这手工艺会失传”,老人说,“三十多年前,这里做花灯的人还比较多,但现在只有我一个了。”前几年老人尝试招收徒弟,但没人感兴趣,这让他感到很失望。

如今,老人的最大愿望是在春节期间由当地传统民间艺人组队到安康金州广场舞狮玩船、唱花鼓歌、展示他的花灯,老人还说要趁现在眼不花、手不颤,赶快制作几组全套花灯,捐赠给历史博物馆和文化部门作为文化遗产进行保存,以免“人去灯灭”。

看着眼前这位坚守花灯艺术几十年的老艺人,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们希望这独具特色的花灯艺术能够得到传承发扬,老人的愿望能够早日实现。

小编投稿邮箱:

qq.







































白癜风治疗最新方法
白癜风医院哪家强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