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山城 平利县城为清嘉庆年11间迁建的新县治所。现存清代建筑仅剩古城墙两公里,清真寺一座。北依掌形五峰山,南临玉带坝河,远山次第高矗。地势稳定向阳,东西开阔坦荡。为标准的二级台地。从新石器时代起,这里就有人类的家园。也是商、周、秦、汉、东晋时期的城址。面积约3平方公里,人口约5万人。城内有陕南最大的文化广场、最大的中学、标准的体育场、体育馆、最大梯级人工湖、最长河滨步道。有藏品余件的博物馆。周边有五峰山森林公园,纸坊沟美食村。地标建筑五峰楼。 始母圣山女娲山是历史文化名山。位于平利城十五公里,距安康城20公里。又称中皇山,为“金房古道”的要驿,是《华阳国志》所谓“九君抟土作人处”,为女娲氏治所。最高海拔米,山区面积70余平方公里。满山红松覆盖,植被丰厚,四季葱郁。山势蜿蜒如龙,冈峦起伏参差错落,千岩拱卫,万壑争趋。民间因有“五龙捧圣”之说。早在夏商之际就在山上修建了女娲庙,此后历代相继在此修祠、建寺。也是隋唐以来的宗教场所,有三台寺、舍利塔群、玉皇宫、火神庙、太子坟等遗址。云海、日出等自然景观遐迩闻名。 天书奇峡天书峡是让河源头的一段峡谷。长15公里长,分上、中、下三段。是一处山水生态旅游景观的富集区。峡谷岩壁的纹理全都是直线层状的,层层叠叠,参差错落。远观似卷帙浩繁的书册,当地人称“天书石”,记录的其实是地质运动的奥秘。大大小小的石头或立或卧、或散或聚,纵横交叠,相互枕籍,磊磊于山涧之中。溪水在山石上流淌,时跃时迭,时急时缓,或象书页在翻动,或象画卷在展开,飞花碎玉,真是“流若织纹,响若操琴”妙趣横生。山水间是原始森林,古木苍藤,阴翳蔽日。谷中多被称为植物化石的珙桐、有珍稀的“红豆杉”,还有多种杜鹃。天书峡景区还包括化龙山脊海拔高度米处的万顷中山草甸和卡斯特地貌的龙洞河瀑布群。 龙头新村龙头村距县城3公里。该村四条逶迤的山脉,蜿蜒如龙形,河的形状也象龙。民间传说,这是一块风水宝地。村子呈东西走向,是国内7个光照时间最长的地方。传统农业生产条件相当优越。是我县的旅游村,有秦楚农耕博物馆。茶园连片,小桥流水,杨柳依依。处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环境。封火隔壁,檐牙高挑,木格门窗,青瓦白墙。这种当代的建筑,俨然是徽式的风格。实用上的隔热,造型上的仿古格调,美观大方。-村里老百姓从事种植茶叶、绞股蓝等绿色产业,部分农民还开办了以地方特色菜肴为主的农家乐,操起了乡村旅游接待。 茶乡古镇长安镇是美丽乡村平利30多个坝子的代表。十里川道。小溪一线,静悄悄,平田漠漠,绿茵茵。宜人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条件,造成了这里农作物南北兼有的多样性特征。山体柔和、水流潺湲的亲和风格,是人们能够规避自然灾害损失,获得真正“长安”的最重要的保障。人家都依山而居,汲水以养。山环水绕,到处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风景画。是千百年来人们理想的家园。过去,这里还是陕南农业生产条件最好的地方之一,有“一长安”之称。有平田三千多亩,缓坡地五千多亩,种植茶叶和绞股蓝。长安镇茶庄比比,茶市连片。号称十里茶乡、西北第一茶乡,秦楚边关第一茶镇,陕西的东大门。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周边有秦楚古关战国楚长城,道教名山西岱顶。 琴岛水色琵琶岛是是女娲山景区东麓,距县城8公里,湖心岛因形似琵琶而得名。景区范围面积约公顷,水域面积约公顷。有陕西最大的十里红荷塘,十里钓场。是垂钓、荡舟、赏荷、观光的景点。附近是贡茶基地“三里垭”。岛上原有光绪年间清廷八府巡案武翰林墓葬。 湖光烟云古仙湖为水域面积2平方公里,是通往小三峡途中的峡谷人工湖。这里青山连绵,碧水蜿蜒,自然生态景观丰富。有旧石器人类居住的洞穴——古仙洞。有抗日将领张惠民故居“张家湾”。景区与佛殿山风景区相连。湖区山水景观优美,有桂林山水和九寨沟踪影的。 药谷揽胜芍药谷,位于县城关镇芍药沟村,距县城7公里。景区景观丰富,如山水盆景,十分集中。在不到两公里的山间峡谷间,溪水落差高达千米,峡谷九曲八折,巨石横斜、青藤盘绕,山花烂熳。山溪轰鸣,连绵瀑布构成潭。潭潭景象别致,登临移步换景。谷中跌水飞溅,跌宕起伏。幽潭峡谷与壁立巨石溶为一体。民间传说为女娲补天炼石场。到芍药谷观光,看山不走山,山水相呼应,交通方便,是近效游的理想选择。景区以崩裂岩垮塌地貌为主。地质学家赞为自然博物馆。 为美丽乡村点赞! 石头赞赏 人赞赏 北京中科白癜风皮肤白癜风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