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家庭文明状况不仅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而且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风气,营造社会新风尚。

近几年,国家一直在致力于社会风气的改变,各级政府大力推行“好人推荐”、“善行义举榜”、“乡风民约”等等活动以促进社会风气的转型。期望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安康市创文办、文明办等部门组织编撰了《安康优秀传统家训注译》,对优秀家训进行系统注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让家训文化焕发出不朽的生命力。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的成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国人民安身立命之所在。家家尊家风,国家得安宁。

我读了《安康优秀传统家训注译》印象最深的就是“石泉、汉阴冯氏家训”它的训家十则六曰和妻妾:“一个人有妻子而不施以恩爱,而当作奴婢使唤。这样丈夫就不像丈夫;妻子对丈夫的话总是反言斥责,这样妻子就不像妻子。”一个家庭如果不能和睦、不能和谐,就丢失了稳固的大后方,就没有精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样从小处看是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影响了家庭和谐。从大处看就是影响了国家的安定团结,影响了国家的繁荣发展。新疆的暴恐分子就是有利的证据。

七曰训子女:要教他们谦逊恭谨,不要让他们放纵、放荡,要让子女学习、读书、种田、学女红。立身端正,这样就能使自身显荣、保全门户,不败坏门风。这些思想要从源头修正。

冯氏家训中的“十事恶听”、“十必惩逐”、“十当恤爱”可以看出勤劳、勤学、自律、博爱的思想。这也是所有家训共同的思想核心。正所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家训既揭示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也表现了人们对文化的追求。文化的传承最根本的依赖于家庭文化的传承。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这也与家训文化不谋而合。

我们近来推行的新民风教育,在家家户户门口贴乡规民约就是一项有力的德政工程。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只有有了严格的家风,才能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古有仁义智礼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良好家风因背景各异,也各有千秋:或仁爱宽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友爱;或克勤克俭,常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之念,靠勤奋兴家聚业,讲节约精打细算;或本分做人,不为富动,尽职敬事,诚信待人。以上种种,在无形中影响着家人,让子女终身受益,其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