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坛土地,神之最灵,升天达地,出幽入冥。为吾关奏,不得留停。有功之日。名书上清。——土地咒[1] 尘世间元素万千,苍穹造化万物,大地承载生灵。这广袤无垠的天地形象,本无法被人为定义。而华夏民族自古尊天亲地,为报答土地给予的恩赐产生了“奉土祭社”的礼俗。 神仙简介 主要称号:土地爷/土地公 其他称号:福德正神、福德老爷、社神、土帝君等,道教尊为“中央镇位真官土地大道神祇”。 派系:上古神、民信神 道场:全国土地庙、福德庙、福德祠、伯公庙 象征:农民祭祀土地公祈求丰收,商人也视土地公为财神而具馔祭祀如仪. 掌管的权力范围:主管人寿命长短、富贵贫贱、职禄衣食。审察人间斋醮、烧香祷祝修诸功德上奏天曹。祛邪扶正、趋吉避凶。耕地丰收,守望一方土地,护得一方安康。 福德正神每月初二、十六下降察人间善恶,审察人间斋醮烧香祷祝修诸功德。甲子日,温郑二使者随门抄写,司命帝君及门丞户尉察人间善恶。庚申日,上奏天曹定其簿书。 生日:原型为周朝官吏张福德,生于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各地也有不少土地庙在农历八月十五祭祀土地公生日。故称二月二为春祭,称八月十五为秋祭,所谓春祈秋报。民间也有农历二月二日是土地公诞辰日,而八月十五日是土地公得道升天之日的说法。 形象:据《太上说安宅土地龙神经》记载,福德正神的形象是“身长六尺,腰系宝带,脚踏宝履,手执曲木杖”的老人。 土地神的形象大都衣着朴实,平易近人,慈祥可亲,多为须发全白的老者。一般土地庙中,除塑土地神外,尚塑其配偶,称“土地奶奶”,与土地神共受香火供奉,没有特殊职司。玉皇在其诞辰日的下午回鸾返回天宫。是时道教宫观内均要举行隆重的庆贺科仪。 起源发展 “社”字的第一释义为: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公羊传》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汉应昭《风俗通史·祀典》引《孝纬经》曰:“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报功也。”古人以社神为大地的代表并向其祭祀,但又说土地广大,我们人这么渺小又怎么能全部祭祀到呢。所以《汉书》之《五行志》又说:“旧制,二十五家为一社。”既然土地那么大,我们各得其所去祭祀自己生活圈内的土地,是能做到的。所以各地山陵园地,均有大社坛,这些社坛以后又演变为各种“土地庙”。 土地庙,湖北宜昌(转自影像中国) 般商时期,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因而土地神更多地带有自然属性。据《礼记·祭法》载,同时祭祀土地神已有等级之分,文称:“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暑社。” 汉武帝时,由于统一王朝的出现以及宗教的影响,也出现了抽象化的大土地神,比如后土、地祇,道教称这种抽象化的大土地神为“后土皇地祇”,民间则称作“总土地”。各地仍祀本处土地神。 道教神仙——承天效法后土皇地只 最早称为土地爷的是东汉末年吴国的蒋子文。据《搜神记》卷五介绍,蒋子文,广陵人(泰州时属广陵),为汉末秣陵尉,后逐贼战死。至三国吴时,传说有人见之,其自称为土地之神。吴主孙权闻之使使封其为中都侯,立庙堂于钟山,后又改钟山为蒋山。[12]此后,各地都将对当地有功者死后追为土地神,且各地均有土地神,据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五称沈约为湖州鸟镇昔静寺土地神,岳飞为临安太岳土地神。清人赵懿在《名山县志》中称土地神不一,有多种名目,其中有花园土地,有青苗土地,还有长生土地(家堂所祀),又有拦凹土地,庙神土地等。 近代规模稍好些的土地庙 土地神虽然官不大,相当于基层的城隍,辖区内婚丧喜事都归他管辖。如人出生后去那里“报户口”,人死后去那里“告庙”,因为死人的鬼魂要由土地神送往城隍庙。[12] 土地神崇奉之盛,是由明代开始的。明代的土地庙特别多,这与皇帝朱元璋有关系。《琅讶漫抄》记载说,朱元璋“生于盱眙县灵迹乡土地庙”。因而小小的土地庙,在明代倍受崇敬。《水东日记》称当时不仅各地村落街巷处有土地庙,甚至“仓库、草场中皆有土地祠”。 四川清末瓜田旁的土地庙(转自影像中国) 土地神信仰发展至清,已不再局限于汉人社会,满人亦感染上此种习俗,据光绪《泰兴县志》卷第七(五)记载,明清时口岸巡检司署左侧就建有专门供奉土地神的福德祠。甚至在京师宗人府中,亦设有土地祠,接受宗人府官吏们的膜拜。据《乾隆京城全图》记载,昔日北京城有40多座土地庙,但实际上北京的土地庙远不止此数,另在三圣庙、五圣庙、七圣庙中也都有土地神,北京的土地庙数量在全国数第一,皇家的土地庙是“社稷坛”(中山公园内),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地神的地方。[13] 明清以后中国民间又多以名人作为各方土地。例如:清代翰林院及吏部所祀之土地,传为唐代大文人韩愈。杭州太学一带,原是岳飞的故乡,於是太学就奉岳飞为土地神。现在的土地庙中常配祀有土地婆婆,其俗约起于南宋。 由于土地庙在群众中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基础,至新中国成立前,农村各地每个村都有一个或几个土地庙,拥有广泛的信众。以推翻“三座大山”为目标的民主革命胜利后,土地庙作为封建产物第一次被广泛拆除,但当时群众的思想问题并未解决,为后来拆掉的土地庙死灰复燃留下了根子。 敲锣打鼓迎接土地神,图源《呼唤心中的记忆》摄影:李强改革开放后,人们强调宗教信仰自由,农村修建土地庙之风抬头,不少土地庙修建的规模比过去大,规格比过去高,屋面用了琉璃瓦,墙面贴了瓷砖,而不少农村干部或是吃不透政策不敢管,或碍于情面不去管,或本人就相信“土地”不愿管,致使土地庙在农村普遍开花而随处可见。 上世纪90年代初,省政府根据当时“三土”(土葬、土地庙、土窑)严重泛滥的情况,在全省开始了一场清“三土”运动,运动过后,土窑彻底清除了,土葬虽已解决,但火化后二次土葬的情况还存在,至于土地庙,当时就很不彻底,只是把路边显眼处的土地庙拆了,多数还是保存下来。[12] 同时台湾地区的土地神信仰,也随着大批移民而传入,建立起土地神祭祀系统。在《台湾省通志》上说:“土地公之信仰,即土地之神,源于古代之社神。台民祀土地神,极为普遍,无论里社、陌路阡头,皆有小庙,俗称‘土地公庙’。土地公为县以下乡里之神,蚩蚩者氓,奉之为护土神,以其造福乡里,施德万民,尊称‘福德正神’。 土地庙地图数据 全国范围土地庙:北京市3处,天津市1处,上海市1处,重庆市8处,河北省38处,山西省21处,辽宁省3处,吉林省3处,黑龙江省1处,江苏省51处,浙江省56处,安徽省59处,福建省48处,江西省70处,山东省10处,河南省处,湖北省18处,湖南省22处,广东省处,海南省6处,四川省61处,贵州省6处,云南省22处,陕西省23处,甘肃省7处,青海省1处,台湾省处,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2处,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3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处,香港特别行政区11处,澳门特别行政区12处。 (*以上数据参考百度地图,年3月7日) *北京:莲花池土地庙北京市延庆区莲花池小学西北(省道西)居庸关长城土地庙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居庸关村二一六省道居庸关长城城隍庙内潭拓寺土地庙北京市门头沟区东南部潭柘山麓潭柘寺内无无无 注:老北京有南城的都土地庙,琉璃厂的土地祠,建国门内的土地庙下坡、大土地庙胡同、小土地庙胡同,交道口的土地庙,海淀老虎洞的土地庙,阜成门内追贼胡同的金甲土地庙……如今,在北京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中,已经很难找到昔日市井中繁华的土地庙影子了,但是在中国其他地区,仍有不同风格的土地庙保存完好,承载着岁月的沧桑。 *天津:天津宝成博物苑景区天津市津南区双桥河镇宝成新村海河二道闸南天津宝成博物苑景区内无无无 *上海:豫园城隍庙内无无无 *重庆:重庆市巫溪县一零二省道、重庆市涪陵区、重庆市涪陵区、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木楠、重庆市梁平区、重庆市城口县、重庆市大足区无福德寺(文物古迹)重庆市江津区无 *河北:沧州市:约5个,秦皇岛市:约1个,邯郸市:约26个,石家庄市:约3个,邢台市:约2个,唐山市:约1个无无无 *山西:长治市:约4个,晋中市:约1个,晋城市:约5个,吕梁市:约2个,运城市:约5个,临汾市:约2个忻州市:约2个无无 *辽宁: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前进乡大二台子土地庙。葫芦岛市:约2个无无无 *吉林:长春市:约2个,吉林市:约1个无无无 *黑龙江:哈尔滨1处-哈尔滨市香坊区G哈尔滨绕城高速出口西50米无无无 *江苏:镇江市:约2个、南通市:约18个、盐城市:约1个、苏州市:约15个、徐州市:约1个、泰州市:约2个南京约1个南京约11个无 *浙江:温州市:约12个,杭州市:约15个,湖州市:约4个,台州市:约1个,绍兴市:约12个,金华市:约9个湖州市1个,宁波市1个宁波市1个无 *安徽:合肥市:约8个,池州市:约4个,芜湖市:约5个,安庆市:约5个,巢湖市:约7个,亳州市:约2个。安庆市:约1个,合肥市:约1个。池州:约1个合肥约21个,六安市约4个 *福建:泉州市:约13个,厦门市:约7个,宁德市:约3个,莆田市:约4个,漳州市:约3个龙岩市:约2个,莆田市:约2个,漳州市:约7个,厦门市:约1个莆田约1个,漳州约1个漳州约4个 *江西:南昌市:约57个,景德镇市:约1个,宜春市:约2个,新余市:约1个,九江市:约3个,上饶市:约1个无无新余市约1个,萍乡市约3个,宜春市:约1个 *山东:枣庄市:约1个,临沂市:约1个,威海市:约1个,泰安市约1个,济宁市:约1个,德州市:约4个无青岛约1个无 *河南:洛阳市:约3个,新乡市:约3个,商丘市:约6个,许昌市:约2个,濮阳市:约2个,三门峡市:约2个无无商丘市个,新乡市约2个,周口市约1个,鹤壁市约1个(注:号称拥有全国最大的土地庙-兴阳观) *湖北:孝感市:约2个,荆门市:约4个,襄阳市:约4个,十堰市:约3个,宜昌市:约3个,黄冈市:约1个仙桃市:约1个无无 *湖南:长沙市:约9个,衡阳市:约4个,常德市:约1个,岳阳市:约2个,株洲市:约1个,邵阳市:约3个衡阳:约1个无常德市约1个 *广东:东莞市:约4个,佛山市:约6个,中山市:约2个,茂名市:约1个,湛江市:约1个,广州市:约6个东莞市:约1个,汕头市:约9个,揭阳市:约12个,漳州市:约7个,湛江市:约4个,衡阳市:约1个东莞市:约6个,佛山市:约12个,珠海市:约1个,广州市:约5个,揭阳市:约2个,汕头市:约1个汕头市:约17个,揭阳市:约12个,漳州市:约4个,惠州市:约1个,常德市:约2个,新余市:约1个 *海南省:琼海市:约1个,海口市:约1个琼海市:约1个琼海市:约2个,海口市约1个。无 *四川:德阳市:约16个,内江市:约4个,成都市:约27个,宜宾市:约3个,凉山彝族自治州:约1个,乐山市:约1个广安市约2个,成都市约1个德阳市:约1个、成都市:约4个、眉山市:约1个无 *贵州:毕节市:约2个,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约2个,六盘水市:约1个,安顺市:约1个无无无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约2个,玉溪市:约2个,大理白族自治州:约6个,保山市:约3个,曲靖市:约3个,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约2个昆明:约1个3,大理白族自治州约2个,昆明市约1个,福德祠(文物古迹)乡道北50米无 *陕西省:西安市:约3个,宝鸡市:约3个,延安市:约6个,咸阳市:约1个,商洛市:约2个,安康市:约8个无无无 *甘肃省:陇南市:约3个,兰州市:约1个,酒泉市:约1个,张掖市:约1个,天水市:约1个无无无 *青海: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徐家寨村南边会龙山庙宇中有土地庙无无无 *台湾省:苗栗县(3)花莲县(2)南投县(2)桃园市(2)台南市(1)屏东县(1)台东县(1)台中市(1)新北市(1)新竹县(1)宜兰县(1)彰化县(1)宜兰县(51)台中市(16)南投县(10)台北市(8)花莲县(6)彰化县(6)高雄市(5)台南市(5)云林县(5)嘉义县(4)屏东县(2)新竹县(2)苗栗县(1)新北市(1)桃园市()新竹县(69)苗栗县(68)彰化县(22)新北市(21)台中市(16)台南市(14)花莲县(12)南投县(11)台东县(7)宜兰县(6)云林县(6)新竹市(3)澎湖县(2)高雄市(1)屏东县(1)台北市(1)18苗栗县(6)新竹县(3)花莲县(2)彰化县(2)高雄市(1)新竹市(1)台中市(1)桃园市(1)云林县(1)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约2个,南宁市:约6个,梧州市:约1个1南宁:约1个2南宁:约1个,贺州:约1个无宁夏:银川市:约1个,石嘴山市:约1个,中卫市:约1个无无无 *香港:赤柱土地庙(寺庙)香港赤柱赤柱大街34-38号,和安里土地庙(餐馆)香港中环和安里12号3个:福德庙:香港佐敦谷,福德庙(寺庙)虎地,福德庙(寺庙)香港筲箕湾4个:福德祠(寺庙)香港长洲赞端路4号,福德祠:香港军地,福德祠(寺庙)香港横头磡,福德祠(文物古迹)香港西营盘常丰里3个:伯公庙(寺庙)香港士丹顿街41号,大王伯公庙(寺庙)香港青衣,顺利福德伯公庙(寺庙)香港茶寮坳利安道15号顺利村利明楼 *澳门:土地庙(寺庙):中国澳门沙梨头,三巴门土地庙(寺庙):澳门特别行政区花王堂区,澳门土地庙里,澳门土地庙前地:澳门花王堂区土地庙前地26号附近,澳门三巴门土地庙-福德正神(文物古迹):澳门沙梨头街石墙街36号无7个:福德祠: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以南,福德祠:六号码头以东,九澳福德祠(文物古迹)澳门九澳村路,雀仔园福德祠(文物古迹)(圣公会圣马可堂以南)a,8罗宪新街澳门,河边新街福德祠(文物古迹)澳门河边新街号,福荣社福德祠(文物古迹)澳门公仔围澳门公仔围。:无 *新疆:1处位于巴里坤盆地底部中心区的“大河唐城”。 以下为海外土地庙: 越南胡志明市(1):H?iTh??ngL?n?ng,Ph??ng14,Qu?n5,H?ChíMinh,越南(+)马来西亚(6)印度尼西亚(1):福德祠(大桥大伯公庙)KelentengTuaPekKongDungunLaut,Jawai,DungunLaut,Sambas,KabupatenSambas,KalimantanBarat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3):笨珍(1) 吉隆坡(1) 祭祀方法:正由于土地公关系着民生衣食,所以他也是一年之中被祭祀得最多的神祉。每月的初二及十六均有祭祀,称为“做牙”。“牙”是“迓”的讹写,“迓”是迎接的意思,人们希望借着祭祀土地公而迎迓福祉。二月初二的迓礼称为“头迓”,十二月十六日之迓礼,称为“尾迓”。不但农民祭祀土地公祈求丰收,商人也视土地公为财神而具馔祭祀如仪呢! 时间:当日上午八点到下午四点。地点:到土地公庙或家中店场中,有土地公神像或神龛前祭祀。供品:鲜花一对、蜡烛一对、三牲、四样水果、米酒三杯、扎红纸的面线三綑、红龟粿三个、发粿或蛋糕一个。金纸:太极金一份、千足寿金一叠、福金五綑、四方金五綑、寿生金少许。 土地故事 清代袁枚在所著的《子不语》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有个姓裘的秀才夏天在土地庙里裸睡乘凉,睡醒回家后得了场大病卧床不起他媳妇认为是得罪了土地爷,便带着酒肉供品和金银纸钱去土地庙谢罪,回来后秀才的病果然就好了。他媳妇劝秀才亲自去谢罪,这秀才很生气,认为是土地神讹诈酒食,便写了状纸去城隍庙烧掉,要状告土地神讹诈老百姓,结果连烧了十天都没反应,这秀才一生气便又写了一篇辱骂城隍的文章在城隍庙烧掉,说城隍神贪赃枉法、官官相护、骗取血食。这天晚上他梦见城隍庙的墙上贴了个批条,上面写着:“社公诈人酒食,有玷官箴,着革职。裘某不敬鬼神,多事好讼,发新建县责三十板。"后来土地庙被雷击裘秀才也阴差阳错地挨了三十大板。(《子不语卷三裘秀才》) 被人欺负都不敢胡来。《子不语》里面也记载了一个土地爷告状的故事。话说苏州一位财主为扩建家宅把旁边的一个土地庙拆了,土地庙里的土地神失了庙宇和香火,感到很冤枉,便去当地的城隍神那里告状,当地的城隍神不管,便又告到都城隍那里,都城隍带了一行人等,降神到财主的家人奴仆身上,在财主家开堂审案,财主作为被告人吓得不轻,答应归还庙宇,并香火供养土地神。有意思的是,都城隍在判词中描写土地神的惨状时说到:“人夺神地,理原不应。况土地神既老且贫,露宿年余,殊为可怜。"士地神又老又穷,无家可归,真是可怜,关键是土地神还很善良,不去报复欺负他的财主一家,他坚持依法上访的原则,最终得到都城隍神的公平判决。(《子不语土地神告状》) 下期预告 《官小权力大,一方地老大》——城隍爷 参考文献 [1]《公羊传》公元前年至前年。相传其作者为战国时齐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子都)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 [2]《太上老君说安宅土地龙神妙经》 [3]东汉应昭《风俗通史·祀典》 [4]汉代无名氏创作的谶纬类典籍《孝经纬》 [5]《汉书·五行志》 [6]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祭法》 [7]《搜神记》卷五,原文记载:蒋子文者,广陵人也。嗜酒,好色,挑挞无度。常自谓:“己骨清,死当为神。”汉末,为秣陵尉,逐贼至钟山下,贼击伤额,因解绶缚之,有顷遂死。及吴先主之初,其故吏见文于道,乘白马,执白羽,侍从如平生。见者惊走。文追之,谓曰:“我当为此土地神,以福尔下民。尔可宣告百姓,为我立祠。不尔,将有大咎。”是岁夏,大疫,百姓窃相恐动,颇有窃祠之者矣。文又下巫祝:“吾将大启佑孙氏,宜为我立祠;不尔,将使虫入人耳为灾。”俄而小虫如尘虻,入耳,皆死,医不能治。百姓愈恐。孙主未之信也。又下巫祝:“吾不祀我,将又以大火为灾。”是岁,火灾大发,一日数十处。火及公宫。议者以为鬼有所归,乃不为厉,宜有以抚之。于是使使者封子文为中都侯,次弟子绪为长水校尉,皆加印绶。为立庙堂。转号钟山为蒋山,今建康东北蒋山是也。自是灾厉止息,百姓遂大事之。 [8]明代文林撰写的笔记《琅讶漫抄》 [9]明代叶盛撰写的笔记《水东日记》成书于淞水东﹐故名。 [10]《泰兴县志》 [11]乾隆十五年()《乾隆京城全图》 [12]《滨江的土地庙》来源:泰州晚报,作者:向贤,光明日报18年6月11日转载转载 [13]盘点老北京土地庙——祁建(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会员) [14]《台湾省通志》 [15]清代袁枚《子不语》 天循工作室出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编辑 罗颖轩、安耀 首图神像绘制 潘伟伦 版面设计 Rudy_ ?分享到朋友圈带来福气哦? 山下一老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