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患者皮肤大阅兵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71021/5779564.html
面对疫情,让我们感动的除了那些奔赴一线的逆行者,还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尽己所能、默默奉献,走在前,做示范,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做出积极贡献。他们的名字叫“最美家庭”。

夫妻双双战“疫”情

刁何明,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二队十中队党员,近段时间以来因为哮喘一直在吃中药治疗,但他全然不顾,从年三十开始就一直值班、加班,战斗在犬类收容管理战“疫”情的岗位上。

2月9日,与每个工作日一样,他带领着员工们忙碌了起来。他每天要接受、处理各城管中队、市民来电十多起,做好相关协调工作;做好犬只登记、收容、饲养、消毒、处置等工作;做好对保安门卫等进出人员的登记和测温工作;利用下班时间主动帮忙接送社区医护人员。

刁何明的妻子朱莉琴是北落马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名护士。大年三十,朱莉琴接到服务站的电话,中心组建疫情应急小组,需要她的参与。她作为疫情应急小组一员立即奔向战场!她主动协助指导凤凰、北落等几个社区加强人员摸排,确定居家医学观察人员,并对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人员进行入户告知和健康宣教。朱莉琴或支援中心门诊,或车站保障,或上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她都主动请缨,随叫随到。

刁何明、朱莉琴夫妻双双战“疫”情,以“超人”姿态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们是我们党员家庭的学习榜样!

肩并肩冲锋在一线手拉手携手走向前

赵华是西湖区城管局转塘中队执法队员,他医院的窗口工作人员,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夫妻俩放弃了节假休息日,放弃了难得在家陪伴老人、孩子的宝贵机会,连续值班值守,共同坚守在抗疫一线。

赵华的“战场”是市委党校医学观察点家属接待地云栖小镇,在新加坡TR次航班飞到杭州后,名乘客在市委党校集中医学观察,云栖小镇成为了隔离人员家属的接待地点。赵华和队友们一同上岗后,就一直坚守在云栖小镇的岗位,接待家属、登记物品、细心宽慰,赵华用他的一言一行安抚着市民的心。

赵华妻子的“战场”是医院的窗口,每天前来就诊的病人们都会到她这挂号缴费,有时候病人着急或者担心的时候,赵华妻子都会耐心安慰几句,她说:“我们医护人员要镇定自若,病人们才不会那么害怕。”

2月14日情人节,他们约好中午12点半视频通话,两个人用最普通的话说了句情人节快乐,其他说的最多的就是互相叮嘱对方做好防护。“你要做好防护啊!”“嗯,这里一切正常。医院里来看发烧的病人多不多?”“还好,而且都带着口罩呢。”

他们在这场防疫战,各自鼓励,互相加油打气,手拉手、肩并肩一同走向胜利的前方。

执子之手战役前行

市城管局照明中心的韩震浩和他的妻子陈莹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那一刻,他们毅然改变回老家内蒙古过年的决定,转而参与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自1月29日起,夫妻两人积极响应政府招募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号召,主动请战,赴疫情防治任务较重的丁兰街道枫景园社区进行一线服务,先后参与小区返杭人员上门排摸、小区进出人员及车辆登记、体温检测等工作。由于丁兰小区有部分湖北籍返杭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平时需要有人代购蔬果、上门送餐和清理垃圾,韩震浩妻子并没有害怕而是主动承担起这些隔离户的日常垃圾清理及蔬果代买工作。另一头,韩震浩负责对社区中老年人进行防疫科普,针对上了年纪且防护意识薄弱的老年人进行重点辅导及宣传。在夫妻两人同做社区防疫志愿服务的日子,忙碌一天后总是在夜幕中回家,此时此刻的他们犹如夜空中的星星,闪闪发亮,散发光芒。

舍“小家”抗击疫情,顾“大家”众志成城

“上阵父子兵,防疫我先行”,这是下城区城管局石桥中队郁品伟与其子郁乐的真实写照。

郁品伟,今年59岁,是一名有着16年党龄的“老城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作为一线城管执法队员,他始终奋战在防控一线,无论是去农贸市场联合执法,还是协助社区蹲点值守,亦或是处理各类疫情相关投诉,他都毫不退缩,这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职责所在,都是在践行自己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郁品伟之子郁乐,今年31岁,年7月通过医院西药房的一名药剂师。自疫情爆发以来,医院就被确定防医院,作为药剂师的他需要直面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父亲面对疫情表现出来的执着和坚守深深影响着郁乐。尽管职责不同,但战胜疫情的决心永远一致。疫情不除,我们不退!父子俩都坚守一线,分处城西与城北,守护着杭州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是最美的“逆行者”!

他们用平凡的坚守,携手战疫!

今年是周光贵和妻子杨爱红在临安度过的第十八个春节。1月24日除夕夜,在接到保洁车辆、果壳箱消杀任务时,周光贵就第一时间报了名。

每天7:00完成区域保洁工作后,周光贵就开始了他的第二项工作,环卫设施消毒。30余辆垃圾清运车,每天喷洒两次,马路上果壳箱、里弄小巷的垃圾桶、垃圾收集点,角角落落、里里外外他都会认真消一遍毒,一个不放过。一壶消毒水,看着不大,实际有20公斤重,他要背在身上,每天要喷洒十几壶,一天下来腰酸背疼不说,大冬天的经常满身是汗。

周光贵的妻子杨爱红责苕溪北街临天路到万马桥路段保洁,自疫情发生以来,她既是保洁员又当起了疫情宣传员。遇到有一些市民三五成群聊天、晒太阳,杨大姐必定上前,劝说他们回家。偶尔也会遇到说她爱管闲事儿的,但杨大姐总是笑着说:“现在大家都关心这个疫情,我也做不了什么,就去说几句话劝劝大家回家,也是我的一点点努力了。”

“我们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为抗疫做的一点点努力!”周光贵和杨爱红,普普通通的环卫夫妻,他们用平凡的坚守,携手战疫!

父母坚守一线11岁姐姐承担起照顾妹妹的重任

“姐姐,照顾好妹妹,饿了的话桌上饭菜热下就能吃;妹妹,你要乖,听姐姐的话,妈妈应该马上回来了……”简短的几句交代,陈明便匆匆出了家门,留下了11岁的大女儿和2岁的小女儿独自在家。

陈明是江干城管九堡中队副中队长,中共党员。他的妻子李春芬是闸弄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药师,中共党员。自疫情爆发以来,他们一个在白天,一个在夜晚,履职尽责,相互见不到面是小事,如果有一人不能按时下班,那么只能让两个女儿彼此照应。

2月7日开始,九堡中队成立24小时运作的“九堡街道防疫督查先锋队”,陈明主动请缨带队晚班。夜深人静,当大家酣然入睡时,他便和队员开始忙碌在九堡街道各个居家医学观察点位,当全辖区70多个点位一圈检查下来,已经过去了5、6个小时。早上9点,白班队员来交接班,他又等一切交代清楚后才放心回家。医院主管药师的妻子,虽不是在最前线的医护人员,但这段时间也是身兼数职,不仅要对单位的防疫用品进行调配、协助上级部门开展检查,更是自告奋勇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对高速路口的返程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假期无法陪伴她们,内心愧疚总是有的,但我坚信她们长大后是会为我们感到自豪的!疫情当前,工作更加重要!”陈明说道。

病毒无情人有情

孙燕红,中共党员,现任萧山区城市管理局人事科科长,是萧山区党员抗疫突击队的第一批队员之一。前期,孙燕红主要负责局党员干部发动、计划布置等工作,起草了《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等文件。2月2日,接到支援蜀山街道的任务后,孙燕红把两个年幼的儿子托付给了婆婆,主动请缨要求带队赴一线抗击疫情。上岗后,她把最难、最危险的工作分给了自己,上门给居家隔离人员测量体温、送物资、深入小区排查居住人员;在人流最大的南门农贸市场门口给进出人员测量体温等等;忙碌一天回家后还要整理、上报各类数据。算起来,她已经有两周没有见到两个孩子了,孩子们也很想念妈妈。

抗疫工作再苦再累,孙燕红没有一句怨言,却在收到热心群众给她们送来的爱心水果时,泪湿了眼眶。所有的付出与艰辛,在这一刻,有了回报。正如孙燕红所说:“危急时刻,我们需要正能量,没有大家、何来小家!”她用实际行动擦亮了党员“名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不仅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

夫妻组合共克时艰

楼晓峰与妻子富丹雅的家庭,组建于11年前,彼时他是武警部队现役军人,而她刚走上药剂师的岗位。时光流转,如今他是城管队员,而她依旧是一位“白衣天使”。11年共同走来,风雨同舟、初心不改。年春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夫妻俩也默契十足——走,上前线。

在值守垃圾分类岗位的同时,楼晓峰也是萧山城管第二批党员防疫突击队的队员之一,2月7日起赴蜀山街道农贸市场开展人员和进出车辆盘查。一天8个小时,除了吃午饭的半个小时,楼晓峰都坚守在点位上。

医院是萧医院,承担了较重的救治任务和防空压力。楼晓峰妻子富雅丹作为药剂师,主动报名前往发热门诊支援。”希望她能平安回来。“楼晓峰心底有不舍,但更多的是支持和祝福。这是一个“夫妻齐心、共抗疫情”的故事,也正是许许多多这样的家庭,让我们看到了战胜疫情、山河无恙、人间皆安的希望。

像这样“逆行”在抗疫最前沿的家庭还有很多很多,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职尽责、无私奉献,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