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聚焦发展大美汉滨虽是寒冬

但在汉滨区国家油茶良种基地里

油茶花依然还在绽放

不久前这里才喜获丰收

一眼望去

满山的油茶郁郁葱葱

白色的花朵点缀枝头

为冬日的乡村增添了一丝绿意和生机

这里位于安康市汉滨区恒口示范区三条岭村,是“油茶迷”罗发涛的另一个家,这里倾注了他十几年的心血。

罗发涛

是汉滨区种苗站站长,也是汉滨区油茶产业发展的科技带头人,前不久刚获得第二批“安康市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十几年来,他一直从事林木种苗管理、油茶良种基地建设以及油茶科技创新研究工作。?

“林业要发展,种苗须先行。”工作中,罗发涛始终将这句话记在心中,他始终奋战在林业工作一线,用无私奉献、以苦为乐的精神诠释了一名林业技术人员的为民情怀。他先后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陕西省第五届道德模范提名奖、安康市首届“创新争先奖”先进个人、汉滨区第九届劳动模范、汉滨区第四届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时间过得真快啊,几年前带儿子来这里,那时候他的个头还不到我肩膀,现在儿子个头跟我一样高,这里的油茶也从小苗长成了大树。”看着眼前一株株茁壮成长的油茶树,罗发涛不禁感叹道。

回忆起和油茶的“结缘”,罗发涛说,早在年,他就发现安康本地有丰富的油茶资源,加上国家连续出台了关于发展油料的文件,他认为发展油茶产业大有可为。罗发涛介绍说,油茶浑身是宝,种子可榨油供食用,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的食用油,还有药用价值;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可提取茶皂素,是一种天然活性剂,广泛用于轻工、化工等领域;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

作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我国油茶种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其中江西、湖南、广西的种植面积最为广泛。安康究竟适不适合发展油茶产业?如果能种油茶,那农民们就多了一条致富路。为了证明安康是油茶的适生区,罗发涛几乎跑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他将收集到的本地油茶果送到省上,甚至还拿到北京,用大量事实说明安康是油茶的适生区。

年,罗发涛在考察湖南、江西、湖北等省油茶产业发展之后,拜访了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的全国油茶首席专家姚小华博士等人,探讨如何培育良种油茶,实现高产高效。罗发涛说,姚小华对他的影响很大,他把一辈子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油茶上。从那时起,罗发涛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油茶在安康扎下根。

“先是种质资源调查收集,然后进行无性系测定,接着是建立采穗圃,最后繁育,才能发给农民。”指着墙上的彩色示意图,罗发涛介绍道。

在他的研究室里,

一张名为《油茶良种丰产潜力与质量测定表》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数字,单果重、横径、纵径、单果籽粒……这些数据都需要罗发涛跟他的同事一起亲手测量。而这些,只是良种选育研究工作的冰山一角。?罗发涛说,选育的树不能在路边选,得选中间的,受周围环境干扰小的。每一棵树春天抽春稍多少,秋天什么时候开花,冠幅多大,每一株的产量多少,抗逆性等等,都得记录下来,一年一年的不断淘汰,整个过程就是在山上跑,通过不断地观察、记录,找到它们的生长规律,把优良的基因遴选保存下来。“油茶种质资源调查是从年开始,最初选了棵,通过调查、初选、复选、决选,淘汰了棵,6棵送审,就有了后来的金州2号和31号。”罗发涛说道,为了确保发到农民手上的油茶苗适应性好、产量高,他收集保存了个优良品种和繁育材料,建立了北部产区最大的种质资源基因库,为陕西发展油茶品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金州2号和31号通过现场初审,并经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予以认定为油茶良种,颁发了金州2号和31号的良种证书,填补了陕西油茶品种空白。

年,罗发涛开始进行苗木繁育工作,但几乎全军覆没。面对他人的质疑、怀疑,罗发涛没有退缩,他开始探索油茶良种繁育的技术,通过对芽苗砧繁育技术的不断完善,先后探索轻型基质网袋容器育苗、大田育苗、容器育苗方法,最终使油茶苗木嫁接成活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现在的95%,他总结出了一套适合秦巴山区油茶良种苗木快速繁育的技术规范。?

“砍头、斩腰、掏心、剁脚,这是油茶修剪的方法,我到村里去给农民们就是这样讲的,你讲太高深了农民听不懂。”罗发涛说道。近几年,他为各类种苗技术培训讲课60余场次,各类经济林栽培技术培训42场次,对区级林业技术干部、重点乡镇林业站长、定点育苗单位、育苗大户进行理论培训和嫁接、管理、丰产栽培技术培训。他还参与起草了安康市《油茶标准综合体》地方标准,为安康的油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规范。

谁能想到,取得这么多科技成果的罗发涛竟然患有先天性弱视,即使戴上度的眼镜,他的视力也只有0.3,看手机时都得放到眼睛跟前才能看清楚字,取掉眼镜基本什么都看不清楚。但即使这样,他也从来没停下过学习的脚步。他还在基地种植了一些不同品种的碧根果树,准备通过几年的观测和实验,分析论证当地种植碧根果树的可行性。因为视力不好,罗发涛没有学开车,往返于良种基地一般都是坐公交,前几年,还没有办公场所的时候,忙至深夜没车回家,罗发涛就在山里露营,饿了就吃自带的干粮。由于大部分时间都在山里跑,要查看各个品种油茶的生长状况,这些年来,罗发涛不知踏破了多少双鞋,挂烂了多少件衣服。

“这树要好几年以后才结果子呢,一时半会见不了成绩。罗站长这个人能坚持,油茶就是他的事业和追求,每一个人一旦爱上哪种东西,不管什么都诱惑不了他,这就是你们说的执着。”如果不是面对面的交谈,很难想到说这句话的人是一位农民,他叫李道清,今年65岁,家住恒口示范区三条岭村,从年到现在的十年间,老李一直在基地务工。

“才开始的工作不好做,满山的野草要砍完。头两年树老是栽不活。后来,罗站长安排在不同的月份进行油茶栽植试验,经过对比,发现在农历八月份立秋以后栽,这个时候雨水多,成活率都在90%以上,后来我们总结了这个经验,每年都是8月份栽树。”李道清说道。

通过不懈的努力,由罗发涛主持完成的《金州2号31号油茶良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成果获得年度陕西省政府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油茶良种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获得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油茶良种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科技项目获得陕西省林业厅科技推广一等奖,还获得安康市政府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两项;个人申请国家专利15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0项,受理5项,在核心刊物发表科技论文5篇。罗发涛还参与了由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承担的《油茶新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国家科技项目的实施;开展了秦巴山区油茶造林季节对成活率影响的试验、高纬度油茶表现形状观察、水肥一体化等多个实验项目。

在罗发涛的引领下,汉滨区国家级油茶良种基地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油茶标准化栽培研究与示范。如今,汉滨区油茶总面积已达4万余亩,当地一些农民的生活因油茶产业的发展而得到改善。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罗发涛仍不满足,他的最终目标是以良种基地为基础,将专利技术、科技成果送到农民家门口,力争把油茶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愿望!

END

精彩回顾

王孝成同志在听取整改完成情况时强调坚持问题目标结果导向推进工作政策责任落实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水平

汉滨区迅速掀起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热潮

播洒汗水收获希望——记汉滨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汪德义

汉滨新闻(年12月7日)

来源:汉滨区新闻中心

作者:吴亚君张敏

编辑:胡智贤

责编:张承喜

审核:罗峰

欢迎投稿

投稿要求:为充分展示汉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生动展示广大干部群众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引领发展、奋力追赶超越、决胜全面小康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好的经验做法,激发全区人民热爱汉滨、建设汉滨、发展汉滨的热情,汉滨新闻热忱欢迎大家踊跃投稿,稿件要求图文并茂、体裁素材不限。

投稿邮箱:akhbsb

.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