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8日)上午,安康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安康市市长徐启方代表安康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安康去年汉江水质稳定保持国家Ⅱ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省第一,空气优良天数达天,比上年增加14天。 报告提到,年,安康市深入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坚持山水林田湖一体化治理,造林绿化68万亩,退耕还林1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5%。汉江水质保护十大专项行动和“治污防霾?保卫蓝天”成效显著,建成南水北调环境应急处置中心、陕南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和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10县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新建和改造垃圾污水处理设施47个。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建成94个重点减排项目、18个污染治理和节能技改项目。汉江水质稳定保持国家Ⅱ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省第一,空气优良天数达天,比上年增加14天;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医养结合试点市和省级生态健康养老示范市。 今年安康市仍将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控、后果严惩,严格执法监管和监测预警,突出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对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围绕建设汉江绿色生态廊道,坚持和完善“河长制”,加强汉江综合治理、重点流域水质监测和地下水资源、自备水源管理,实施月河整治和丹治Ⅲ期工程。打好“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组合拳,稳定保持空气质量全省领先。 安康还将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行农业测土配方施肥,开展工业能耗减量行动,实施公共机构节能计划,推进中心城区和区域范围内垃圾焚烧利用。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行目标考核、责任追究和“一票否决”,坚决守住蓝天绿地,精心呵护一江清水,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云雾山之春,汉江之夏,水乡之秋,燕翔之冬。石泉一年四季皆有旅游文化活动,庖汤会作为燕翔之冬的旅游文化活动已经连续举办四届了。1月7日上午,第五届“汉水庖汤会”在石泉熨斗古镇开幕。 杀年猪、祭酒神、坝坝宴、婚庆演绎、年货大集、拳王争霸、皮影沙画表演、中华传统旗袍秀…….作为冬季里的“盛会”,熨斗古镇的庖汤会被赋予越来越丰富的内容。持续两天的疱汤会让大山深处的小镇热闹非凡,也为当地村民和游客奉上了美食文化盛宴。 “吃庖汤”是流行在秦巴山区的一种传统习俗,每到岁末,百姓将喂养了一年的肥猪宰杀,当天用鲜肉宴请乡邻和亲戚,大家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分享丰收的喜悦。之后,将余下的猪肉腌制,烘干做成“腊肉”,以备一年四季享用。宰杀年猪时要举行一定的祭奠仪式,燃香烧纸,鸣放鞭炮,甚为隆重。“吃庖汤”也是人们交流和沟通情感的重要方式,有庆丰年,谢邻里,祝合和,祈未来之意。 一进入熨斗古镇,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街边不少居民把自家熏制的腊肉、香肠,血粑粑、黄花菜等山货特产摆在门口兜售。引人注目的还有熨斗镇木竹山品牌的系列土特产——熨斗白菜、柚子茶、乌骨鸡、中河黑猪等。 随着阵阵锣鼓声,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都聚集到了古戏楼前,《汉江号子》四重唱、熨斗版《南山南》……具有陕南地域特色的表演,赢得了乡亲们的连连叫好,节目间穿插的互动有奖问答更是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上菜了——”,随着一声长长的吆喝,四方桌、大黑碗、八凉八热、八种蒸碗…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木桌木椅摆成一排,喷香的美食吸引了不少游客。今年熨斗镇延续往年的传统,邀请镇上的高龄老人免费吃坝坝宴,并为老人们送去红包,祝他们健康长寿。坝坝宴结束,随着鸣炮声,传统婚庆演绎开始。长长的接亲的队伍出发,几名精壮的汉子抬着花轿,赶往目的地迎娶漂亮的新娘…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儿时玩耍的戏楼如今成了展现家乡地域特色文化的名片,赞一个。”“现场气氛好热闹,希望家乡每年都能举办这样的活动。”参活动的朋友们这样评论道。年,“石泉?庖汤会”成功入选为安康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好吃、好喝、好玩”已成为“庖汤会”的特色标签。 安康城事儿联手樊登读书会安康汉滨分会发起的安康最美读书人评选火热进行中,了解活动详情点击阅读原文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