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7/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截至7月31日19时,

厦门已完成核酸采样46.21万份

在“战疫”号角吹响的最短时间内,

厦门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

用行动守卫全城安康。

他们中,有人刚做完胃肠镜检查

有人刚刚无偿献血完……

一起看看这场核酸检测“闪电战”背后的故事

高强度连续奋战34个小时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出核酸检测结果,医院新冠病毒核酸城市检测基地副主任技师赵元勋坚守岗位,连续奋战34个小时,中间仅仅休息了半个小时。

疫情就是命令,医院迅速调配人员支援检测基地,赵元勋还要负责培训这批实战经验较少的支援人员。在同他交谈时,赵元勋的声音已经沙哑。

由于长时间进行大量的重复性工作,担心检测人员因疲劳出现纰漏,赵元勋会一趟又一趟地盯住样本。“尤其是31日凌晨两点到四点的两个小时,有三千份样本送达,在人最疲劳的时候,更需要集中精神,细致做好每一份样本的检测工作。”

她刚做完胃肠镜检查,麻醉醒来又奔赴一线

黄中灿是厦门医院心内四党支部的一名预备党员,去年曾驰援武汉抗疫,这次她又挺身而出。

30日上午,她因肠胃不舒服做胃肠镜检查,麻醉清醒后12点多回到科室,医院在抽调第一批人员支援核酸采集工作的消息,她二话没说,当即向护士长报名。

1点多就前往启泰中心支援,一直到当天晚上6点多才结束工作。期间,她一句都没提自己身体抱恙,才刚做了胃肠镜检查。连续忙碌12个小时后,当天晚上她仍回到科室加班准备课件。

献血后马上归位,忍着脚痛完成任务

谢月梅是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第六党支部党员、护士,也是一名累计献血ml的“献血达人”。

7月30日上午,谢月梅在无偿献血后,马上回到工作岗位。当天傍晚,接到紧急通知,她迅速前往支援核酸采集工作。作为采集点小组长,她要全面负责现场调度工作,从30日傍晚忙碌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多,医院才发现自己的脚底早已磨出了水泡。

短暂休息后,她再次出发,就这样顶着烈日、忍着脚痛,尽管感觉出自己中暑了,但依然在核酸采集点忙到了晚上七点多。

看到酒精就像看到水一样,好想喝!

庄医院泌尿外科主管护师,7月30日晚,医院支援采核酸的紧急通知。她不顾白天上了一天的班,立即一边收拾东西准备,医院急诊科上夜班的爱人,交代了在家的两个孩子的情况。

当庄晓红和同事赶赴到核酸检测现场时,已经奋医院同行兴奋地说:“谢谢你们赶来,看到希望了,有同事都快晕倒了!”

庄晓红与同事们战斗到凌晨1点30分,因为白天已经上了一天的班,此时已是疲惫不堪。乐观的庄晓红便打趣地和同事说道:“平常看到酒精没感觉,怎么现在看到酒精如同看到水一样,好想喝啊!”

在社区休息不到3个小时,凌晨6点,她们又赶赴到核酸采集点,开始新一天的任务。

“小棉袄”写给抗疫一线爸爸的日记“他的脸被闷得通红,像一个红红的大苹果一样……他的衣服怎么变成深蓝色了呢?仔细一看,原来他的衣服都湿透了”。这是一位9岁小女孩的日记,写的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爸爸。小女孩作文中的“他”,是来自上海医院医院老年病科的宋乐医师。7月30日傍晚,还没来得及给家人打电话,作为党员医生,宋乐第一时间报名驰援核酸检测工作。任务结束后,他赶紧给家人发去照片“报平安”。女儿看到爸爸全身湿透、被面罩、口罩压出印痕的照片,心疼又骄傲。“我长大后也要像爸爸一样做一名医护人员,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小女孩在日记的最后写道。上门采样!暖心举措赢得大爷好评得知前埔北社区的柯大爷患有腿疾,长期坐在轮椅无法下楼做核酸检测时,医院核酸采样检测队员陈玉仁、陈德梅,上门为柯大爷采集核酸样本。00:07

有速度更有温度

致敬所有医护!为厦门抗疫加油!

#福建厦门通报4人核酸阳性#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廖小勇

通讯员:李欣、陈锋、洪于惠、刘云芳、夏华珍、叶聪艺、陈雅玲

编辑:小枫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