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全市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各项政策措施,坚持问题导向,抓好薄弱环节,沉着应对困难和挑战,妥善处理矛盾和问题,砥砺奋进、合力攻坚,全市经济稳步发展,社会事业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与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为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下降5.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7%。全市人均GDP达到元,比上年增长1.3%。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5.8:38.6:45.6。

  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1%;民营经济收入.5亿元,增长4.3%。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8(以上年为,下同),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8%。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七涨一降”。其中,衣着、医疗保健、教育和其他用品等四大类分别上涨2.6%、12.2%、1.8%、1.5%,食品烟酒类下降1.1%,涨幅最大的是医疗保健类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7.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7.4%。

  全年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78.4亿元;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47.9亿元。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7亿元,增长22.1%。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4亿元,增长21.9%;医疗卫生支出21.5亿元,下降7.0%;教育支出36.7亿元,增长4.4%。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0%。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8.0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62万公顷,下降1.6%。全年粮食总产量.51万吨,增长0.1%。其中,玉米产量.28万吨,下降0.5%;水稻产量.52万吨,增长2.5%。

  全年猪肉产量19.77万吨,增长1.3%;牛肉产量3.97万吨,下降3.4%;羊肉产量2.24万吨,增长3.7%;禽肉产量6.55万吨,增长1.2%。年末生猪存栏.29万头,下降3.9%;全年生猪出栏.56万头,增长3.4%。生牛奶产量6.96万吨,下降42.7%。禽蛋产量16.75万吨,下降3.7%。

  截至年末,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1万千瓦,增长5.2%。主要农业机械与设备数量比上年末均有增加,其中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4.03万台、节水灌溉机械1.36万套,分别增长5.5%和3.5%。全年农村用电量达到6亿千瓦时,增长3.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8%。其中,中央省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7%,地方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

  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五大支柱产业[3]增加值累计实现增长1.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68.7%,五大支柱产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六大高耗能行业[4]增加值下降2.7%。高技术制造业下降19.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9%;利润总额下降.9%。

  全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0.5%,增幅低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长水平0.3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下降41.3%。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6亿元,下降52.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不含农户投资)比上年增长0.1%。

  在不含农户的固定资产投资中(下同),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9.3%;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4.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6%。

  全年完成工业投资下降15.3%;全年民间投资占不含农户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81.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全年新建项目完成投资增长22.6%;扩建项目完成投资增长0.3%;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下降24.4%。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23.2%。商品房房屋施工面积.43万平方米,增长0.1%;销售面积29.17万平方米,下降25.2%;商品房销售额11.13亿元,下降29.9%。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5.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幅度低于全市和城镇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增长4.8%;餐饮收入额增长9.0%。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万元(人民币),比上年下降8.5%。其中,出口总值万元(人民币),增长2.1%;进口总值万元(人民币),下降94.2%。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8万美元,增长8.2%,其中直接利用外资.48万美元,增长6.4%。实际利用外省资金.39亿元,增长11.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市公路运输完成货物发送量万吨,旅客发送量万人;铁路运输完成货物发送量.7万吨,旅客发送量.5万人;水路运输完成货物发送量37.7万吨,旅客发送量10.5万人;年,松原机场保障航班起降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2.44万人次。

  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9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总里程.4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6.1%;有等外公路.85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21.1%。全市公路总里程中,有高速公路.66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2.8%。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8.9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8.2%。其中,全市私人汽车保有量35.9万辆,增长9.5%,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24.26万辆,增长10.3%。

  全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7.11亿元,增长1.7%。其中,完成邮政业务收入3.13亿元,增长10.1%;完成电信业务收入13.98亿元,下降0.1%。在邮政业务中,全年邮政函件业务累计完成12.53万件,同比下降21.2%;包裹业务累计完成1.46万件,同比增长23.7%;报纸业务累计完成8.43万份,同比下降3.1%;杂志业务累计完成63.87万份,同比下降5.1%;汇兑业务累计完成8.02万笔,同比下降22.2%。

  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33.57万户,下降3.7%。移动电话用户.30万户,增长5.7%,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6.27万户,4G移动电话用户.49万户。互联网络宽带接入用户38.43万户,手机上网用户.27万户。

  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84万人次,增长15.58%。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万人次,增长15.62%;接待入境游客2.64万人次,增长3.13%。全年旅游总收入.1亿元,增长24.73%。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亿元,增长24.84%;旅游外汇收入.78万美元,增长3.85%。

八、金融

  年末全市人民币存款余额.30亿元,比年初增加26.2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14亿元,比年初增加20.6亿元。

  全年全市保险保费收入4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寿险收入31.08亿元,增长7.5%,健康险收入3.45亿元,增长56.9%,意外伤害险收入0.46亿元,增长17.4%;财产险收入11.99亿元,增长25.5%。全年保险赔付额11.57亿元。其中,寿险给付赔款5.24亿元,占全年保险赔付额的45.3%;财产险赔款6.33亿元,占全年保险赔付额的54.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全市共申请专利件,其中发明60件;授权专利件,其中发明19件。有2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科技奖励。

  年末全市小学所,招生人,在校生人,毕业生36人。初中所,招生77人,在校生人,毕业生人。普通高中学校20所,招生人,在校生人,毕业生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3所,招生人,在校生人,毕业生人。幼儿园所,在园(班)人数44人。特殊教育学校4所,在校生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拥有文化馆7个(包括群众艺术馆),艺术表演团体5个,公共图书馆5个,图书馆总藏书量87.6万册,博物馆7个,全年博物馆参观人数达27.8万人次。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8.16%;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8.97%;有线电视入户30.1万户。

  年末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人,注册护士人。医院和卫生院有个,拥有医疗床位张。全市所有县(市、区、开发区)均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07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63%,全年共筹集合作医疗基金10.45亿元。全市受益参合农民患者93.06万人次,支出合作医疗资金9.39亿元,占年度新农合筹资总额的90.72%。

  年,松原市共有90名运动员参加自行车、短道速滑、田径等12个项目的吉林省青少年锦标赛,共获得金牌17枚,银牌15枚,铜牌23枚。全年培训审批社会体育指导员人(二级),审批成立体育社团组织3个。完成查干湖体育中心游泳池、中山体育公园、苏力德湿地公园、滨江健身步道建设并投入使用;配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26处。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97万人;死亡人口4.49万人。人口性别比为(以女性为)。

  全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比上年增长6.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增长7.0%。

  年末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总人数达到37.41万人,比上年增长3.3%。其中参保职工为22.97万人,增长1.2%。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0.62万人,增长0.02%。其中职工医疗40.40万人,居民医疗50.22万人。年末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16万人,下降0.9%。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4.55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1.51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

  全年共发放城乡低保资金3.33亿元,其中城市低保资金1.94亿元,农村低保资金1.39亿元。市城区城市低保月标准达到元,比上年增长6.4%;农村低保年标准达到元,增长2.9%,有效保障了市区户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全年投入医疗救助资金万元,资助救助城乡困难群众人次,其中直接医疗救助人次;资助参加新农合人次;资助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次。

十二、环境保护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53.57亿千瓦时,增长5.6%;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率为2.3%;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降低率为0.3%。

  年,松花江流域实施规划项目16个,完成投资1.23亿元。松花江监测断面有3个,好于Ⅲ类水质断面的占%。松花江流域出省界断面稳定保持国家规定的水质要求。

  全市空气质量状况总体稳定,市区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天数为天。

  截至年末,全市拥有各类自然保护区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五大支柱产业是指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五个重要产业。

  [4]六大高耗能行业分别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使用的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价格指数、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松原调查队;农业基础设施数据来自市农委;用电量数据来自市电业局;公路运输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管理局;电信业务总量、电话用户、宽带用户等数据来自市各电信部门;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市商务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旅游数据来自市旅游局(旅发委);货币金融类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松原中心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市保险行业协会;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生活救助资金、城乡低保等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等数据来自市科技局;公共图书馆、广播电视、图书、体育等数据来自市文广新局;自然保护区、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环境保护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

松原市统计局

年4月11日

来源:松原日报

松原发布

权威信息发布平台敬请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