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人们常常说“90后”是有个性的一代人,是能享福不能吃苦的一代人,是农村留不住的一代人。但是,出生于年的标准“90后”青年吴远新却是一个例外。

吴远新是白河县城关镇群力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曾经的他也尝试过走出农村,去大城市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年正月,刚刚初中毕业,年仅15岁的他便踏上了去往河北廊坊的火车,开始了自己十年的板厂打工生涯。“刚开始在车间工作时,由于年龄小、不适应,觉得特别辛苦,想家,后来习惯了也就好了。”回忆起外出务工的辛苦吴远新总是深有感触。

年,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早就想结束打工生涯的吴远新也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现在农村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农村创业市场也比较空缺,自己的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地道农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为什么不能想办法在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实现致富梦呢?

说干就干,年10月,吴远新毅然踏上了回乡的列车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经过一番考察,吴远新瞄准了父亲从事多年的养牛产业和种植业。跟其他创业新手一样,在创业之初,他遇到了一系列难题,比如资金短缺、道路不通、缺乏技术。

听说养牛大户吴富根的儿子要回来子承父业了,群力村党支部第一时间找到了吴远新。在了解到他想扩大规模建厂后,群力村“两委”迅速帮助开展土地流转工作。为打消村民顾虑,群力村党支部通过开会讨论、广播宣传、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反复征求村民意见,向村民解释土地流转政策。经过村两委的不懈努力,最终吴远新成功流转土地亩,3公里的产业路也修到了厂门口。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年,占地平方米、总投资余万元的白河县远大种养殖农村专业合作社红红火火开张了。合作社在发展畜牧业之外,还种植油葵、甘蔗等经济作物,并吸纳了29户84名贫困户以土地流转、基地务工、入股分红的形式加入合作社。

经过两年的辛苦耕耘,年,吴远新不仅还清了大部分欠款,还向29户84位贫困户分红9万元。“我这一年土地流转费加上在合作社务工,能挣个八、九千呢。这些活,咱干了一辈子了,以前也就够自己一口吃的。现在不但能养活自己,还能有富余嘞。”在远大合作社务工的63岁贫困户郑庆恩乐呵呵的说道。

合作社的盈利让吴远新乐开了花,但更让他高兴的是,通过城关镇政府的大力支持,远大种养殖农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远大畜牧县级农业园区”,还获得苏陕协作扶贫专项资金支持,吴远新本人也通过村党支部的考察,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目前,远大合作社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新种植甘蔗亩、天麻平方米,养牛60头,年预计实现盈利余万元。“我父亲是老党员,我自己也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自己生活改善了不算啥,我一定要把合作社、远大园区发展好,继续壮大规模,带领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吴远新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踌躇满志。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如何让村子里89户人早日脱贫成了村‘两委’的头等大事。我们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坚持因地制宜,选择基础条件好、技术成熟的种养殖业进行重点扶持,深入推行‘村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坚持在产业链上抓党建、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上抓党建,趟出了一条“党建带产业,产业促脱贫”的新路子。”群力村支部书记李功米如是说。

来源:脱贫攻坚在白河作者:李豪聂艳秋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