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采用装配式建筑 为农村危改“提质加速” 房子宽大明亮,新家有个新样子,住着也安全了,我觉得特别高兴。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李增水高兴地说道。他的新房建成前后只用了20天,建筑面积52平方米,功能齐全,里外初装,基本达到“拎包入住”标准。他的新房可算是汉滨区危房改造拆除重建速度最快、质量过硬、效果最突出的一户。为何他对新房有如此高的评价?这得益于汉滨区的创新做法,率先在全市危改工作中引入装配式建筑,有效地为农村危房改造“提质加速”。 汉滨区住建局通过反复摸底调研,入户走访座谈,首先确定装配式建筑选址原则,优先选择靠近居住点、水电路、村活动室等公共基础配套相对便利的区域,按照D级危房联建小集中方式进行建设,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降低用地成本。贫困户(1人户)通过“抱团式”居住方式,互帮互助,有效利用周边耕地,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破解了1人户自建建不起、搬迁搬不了的难题。 在D级危房重建过程中,传统建筑施工受自然天气影响大、工期长、人工费用高;采用装配式建筑,从户型设计到施工完毕达到入住标准仅用时20天,大幅度缩短了建设周期;加之采用新型建筑材料,综合性能好,成本低,每平方米造价不到元,建成即达到初步装修标准,节省二次装修费用,保温隔热、节能环保等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实现贫困户无负担“拎包入住”。 汉滨区坚持质量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执行装配式建筑供应单位资质审查,组织规划、设计等技术人员会同驻村工作组从选址、房屋设计、建材质量、施工技术等方面严格把关,注重装配式建筑安全性能监测,真正让贫困户住上放心房、满意房。 汉滨区将装配式建筑用于危房改造的试点建设,颇有成效地化解了传统建筑建设周期长、建造工序多、费用高的弊端,周期短、质量高、效果好,提升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群众满意度,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美丽乡村建设的有益尝试。如同李增水这样的1人户、2人户的危房改造方式,汉滨区已在茨沟镇、洪山镇、牛蹄镇、县河镇等镇推广,共余户贫困户通过装配式建筑试点建设解决了安全住房,搬进了新家。 汉滨区住建局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