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取得台湾第一张「自由空间教育基金会推动住居空间通用设计标章」 「公共工程金质奖建筑设计特优奖」 「台北市政府公共工程卓越奖」 座落地点台北市文山区木栅路二段二巷 结构系统钢筋混凝土 用地面积3,㎡ 占地面积1,㎡ 总建筑面积24,㎡ 楼层数地下三层,地上十八层,共户 设计时间.11-.5 施工时间.8-.7 安康平宅兴建于年代初,是台北市第一批也是规模最大之平价住宅。基地位于文山区处台北市南郊、新店溪以东,紧临木栅公园。由于兴建时期较早,设计标准较低,住宅单元面积狭小,且相应公共设施不足,历经五十年,硬件设施落后老旧;另一方面,由于大量低收入住户集中居住,且完全依赖社会局管理维护,造成政府部门严重负担,并衍生边缘化、标签化等问题。(撷录自安康国际工作坊网站) 年台北市政府都市发展局联合社会局推动安康公营住宅重建计划,分期分段改造现有基地。以租赁式公寓为主体,配合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弱势族群的庇护所,及青年移民的落脚点。并希望藉由不同族群融合混居,激发小区营造之活力。 安康-平缓的阶梯 基地地界崎岖,且纵向呈山坡地形。场地设计顺应地势,以多层次开放空间衔接南侧城市道路与北侧木栅公园。地面层空间参差多态,室内外通廊、平台、坡道、广场,均向公众开放,为小区公共生活提供多样可能。于低处配置汽机车出入口,并巧妙利用地下停车场屋顶平台层层迭落的格局,结合现地保留的椰树围塑小广场,创造富有趣味兼具历史记忆的入口意象。 安康-建筑外观 本案采取统包制(即设计业与营造业合作竞标),营造业合作者精于混凝土预铸技术。简洁外观体现了预铸法的工艺逻辑,立面设计在模矩中变换开窗部位,配合六色瓷砖跳跃变化,力图突破预铸建筑之刻板印象。外墙色彩计划源自阳光洒落树影婆娑的画面,带来温暖与希望的意象。 设计团队采用BIM系统整合各专业资源,于细微处满足全龄通用与无障碍设计,以期在营建技术及设计规范方面打造社会住宅新典范。 全龄通用与无障碍设计 考虑到社会住宅以服务社会弱势群体为主,实际居住年龄层跨度较大,以及未来多数长者仍以居家养老为主并与亲属同住,在建筑设计当中,融入并实现「通用设计」,从建筑到室内空间,完整应用。 所謂通用设计,即是符合大多数人使用,而非极少数,七大原则如下: 1、公平性:分对象,所有的用户皆可使用 2、灵活性:适应大多使用者不同的喜好和能力 3、易操作性:提供用户简易的操作模式 4、易感性:在必要信息上可多使用不同的模式 5、宽容性:将发生危险和错误的机率减到最小 6、省能性:不用耗费过多精神、体力就会用 7、空间性:注意到适当的人体工学及空间 安康-规划动线以平顺易通达为原则 规划顺应地势建立无障碍坡道及平缓的梯级,而单元入户门及阳台门,更是首次在社会住宅中采用无门坎设计,即使是最小的厕所门也保证80cm净宽度,方便轮椅及行动不便者进出,从而保证平顺易通达的准则;厨房的炉灶距离墙面20cm,使用不卡手,为住户提供便利的生活空间而特别选用之家具的圆角(以免长者撞伤),床架的高度(长者容易起身)…等类似无障碍的设计,因此,以「通用设计」为准则的住宅设计将会是必然的趋势。通用住宅以更周全圆融的考虑,符合友善思维的居家精神;通用设计以公平弹性使用为出发点的,其实践精神便是照顾到「所有的人」。 透过通用设计的导入,可以从户外到室内,一体考虑所有使用者的需求,达到友善环境的更高层次,本所执行设计的安康社会住宅,即是取得通用设计标章的实践方案之一。 安康-无障碍居住空间 本案获得公共工程金质奖建筑设计特优奖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JJP潘冀联合建筑师所有。欢迎原文转载及与朋友分享。 --------------------------------- JJP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