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十八潭 神龙十八潭属秦岭南北分界南坡。植被保护好,风景怡人。山清水秀。一路要穿山涧过小河。在最后的小村后,进入原始深林,翻过小山,穿过野生灌木和竹林来到清清的天然大水潭。水潭按山势自高而下形成大小不一的瀑布和18个水潭。当地人称其为神龙十八潭。 旬河漂流旬河是汉江最大的一条支流,发源于秦岭腹山之中,常年水量相对稳定,水质清澈,或缓或急,蜿蜒曲折,滩头深潭甚多,非常适宜做水上漂流活动。漂流河段选在两岸风景优美的清泥湾至太极城祝尔慷大道外侧河堤游乐中心段,是太极城重要的旅游项目,全长12km,途中多险滩,多激流,漂流期间既刺激又浪漫。 旬阳县城因位于旬河以北而得名,旬河的水绕城而过,随山势回旋,水面较宽,河床中遍布大石头,有不少急流险滩。每四五人一组,分坐15只橡皮船向河下流漂去。由于河水太急,而水中石头又多,第一处险滩就翻了六只船,激起一片笑声和惊呼声。由于此处河水尚浅,因此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危险。觉得过一次险滩不过瘾,甚至又抬了船返回来再漂一次。 漂流到较为开阔的水面,乘坐的皮艇首先开始挑衅打起水仗。顿时,在调动下,各艇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水花肆溅,喊声叫声响成一片。只见参加战斗的人个个跟落汤鸡一样,其情景不亚于傣族的泼水节。水仗几乎是漂一路打一路,其结果是有呼吁暂停的,有俯首称臣的,有和平共处的,有精疲力尽而任人宰割的。战斗的趣闻数不胜数,如果漂流未到终点,那么战斗的精彩场面将会层出不穷。 奠安塔在安康市区东部6公里处,黄洋河与汉江交汇夹击形成的陡峭巨岩----八公岩顶,巍然屹立着气势轩昂的奠安塔。它建于年,塔分七级,高约30米,面西而立,第一层正对市区的一孔石门上方嵌有青石镌刻的“奠安塔”楷书匾额。塔名取“长安永康,奠定宏基”之意。据说建此塔是为了镇安康地气,配金州风物。 通过塔内楼梯,游人可逐级攀登。上面六层四方均留有圆形或拱形门洞,可以从中欣赏四方各不相同的美景。在第四层的四面塔壁上还有彩瓷拼镶的“博厚高明,中天一柱,永奠安康,亦孔之固”16个楷书大字。塔顶,有七彩莲座,座上有两个斤重的铜球。奠安塔七级飞檐皆用砖石浮雕装饰,图案鲜明,形象各异,最顶层的飞檐翼然外伸,大有展翅凌云之势。 远观奠安塔,昂然挺立在高峻山岩之上,神圣威武,俨然如一壮士,忠诚地守卫在安康东大门。登临其上,则可尽情欣赏绿水青山,天光塔影。江上往来如梭的流舟,城区栉次鳞比的高楼尽收眼底,可谓“江山无限景,都聚一塔中。” 牛山牛山又名牛头山,位于安康市花园乡与谭坝乡交界处,距离市区45公里。山体南北长14公里,东西宽13公里,主峰海拔达.6米,是市境内中部最高的山脉。 牛山山势高峻挺拔,奇峰突兀,形似牛头,因此得名。牛山林木青翠,景色优美,现存有牛山庙、金牛洞、防御石城、帅旗墩等遗迹和景点。牛山庙创建于宋代,后世屡经改建维修,均立碑记存,现有碑17块。牛山主峰上有“望京石”,相传是黄巢起义在牛山上练兵,每日练毕,都要立在此石上,面北盟誓,要推翻唐朝,扫平西京,因此人们便称此石为“恨京石”或“望京石”。 牛山是安康四大名山之一,也是安康八景之一。 双龙溶洞群双龙溶洞群,位于安康市西南双龙镇境内,由狮王溶洞、观音溶洞和罗汉溶洞等组成。 狮王溶洞距安康市区约40公里,位于双龙镇双龙村九组的半山腰中,总面积约余平方米,可容百余人观光而不显拥挤。狮王洞是安康境内发现的一处石灰岩溶洞奇观,因洞内有一只足蹬绣球的石狮而得名“狮王洞”。 擎灯火俯瞰溶洞,洞内怪石嶙峋,千姿百态,奇异无比,一排排数不清的白色钟乳石似冰柱闪闪发光,无数圆锥形的石笋也挺立向上,成为各种形状的石柱。特别是那只形体彪悍,足蹬绣球,虎视眈眈的雄伟石狮,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有一根盘龙石柱,高约20余米,四人环抱,方可围腰,且与另外三根石柱遥遥相对,很是蔚为壮观。10余柄宝剑合拢在一起,凌空倒刺,利刃闪烁;10根细小溶柱对峙成形,挺拔峻秀,以及一枝独秀、罗汉观天、莲花宝座、垂钓宝舟、弥勒佛尊等各种造型精美,逼真的石物,也成为一个又一个独特奇观,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狮王洞有两个洞口,奇洞分呈,曲径通幽,神秘的使人都想探究。狮王洞和省级旅游景点瀛湖连为一线,是安康市别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车厢峡车厢峡位于距安康城区18公里的县河乡关垭子(狗脊关)一带,峡长20公里,宽仅数丈。两岸奇峰突兀,怪石嶙峋,行人至此,过坎坷石道,望一线云天,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入难出,地形险要奠测。 崇贞七年(年)六月,李自成、张献忠十万义军夺取平利、旬阳后,自“闯王渡”渡过黄洋河,继续向安康老城进发,由于破河耽误战机,明朝官兵已在牛蹄岭和狗脊关部下重乒,起义军为避其锋芒,由毛坝迂回进攻安康老城,后由于明军重兵驰援,老城来克,义军遂由毛坝退入车厢峡。不料,“峡四山峻立中亘四十里,易入难出,”逐被官军团团包围,官军届高临下,垒石塞路,从山上投石袭击,或掷以炬火焚烧。义军被困峡内,无所得食;加之长途奔波,又饿又乏。偏偏这时又天降大雨,连绵20天未晴,山洪暴发,峡水大涨,兵士“弓矢尽脱”,马乏草料,死亡过半,形势十分危急。在被围义军中,“诸渠魁李白成、张献忠等成在焉”。总兵陈奇瑜围峡7O余天,患得患失,未敢遣兵进峡袭击,而李自成等则利用其弱点,采用顾君思伪降以苟全之计,密遣人贿陈奇瑜,每抚一名,纳银5O两,陈奇瑜利其贿,许之。又以重宝贿奇瑜左吉及诸将帅,于是先后籍伪降义军余人,勒令还乡,仍归原籍。陈奇瑜允降后将四万义军每百人编为一队,每队派安抚官一名,押送遣返归田。出南栈道时,四万义军一起奋起-,杀死押解义军的官兵,重举义旗,并以摧枯拉朽指之势击败明总兵贺人龙、张天礼的军队,继而,攻宝鸡、麟游等处,席卷神州。李自成绝处逢生,再展宏图,终于完成对大明王朝的致命一击,车厢峡也因之成为中-事史上有名的关隘。 祖师殿祖师殿位于流水镇七里村,因五个山头直对其中,故称为五龙山祖师殿,古有玉带缠腰、五龙捧圣之说。面临瀛湖,山势险要,四周环水,湖水山色如画。登山远跳,流水集镇尽收眼底,是汉滨区境内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 祖师殿最早建成时间已无从考证,但据碑文记载,清嘉庆十八年重修,文革期间遭严重毁坏。公元年经多方筹款,重修祖师殿。现分为上下两殿和钟楼等建筑宏伟,古色古香,精雕细琢,巧夺天工。上殿门牌上镶有原陕西省常务副省长徐山林亲笔书写的“道法自然”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闪光。 毛坝田园风景区毛坝田园风景区(汉滨区县河)位于黄洋河与县河交汇处,安平二级公路穿境而过,距城区仅10公里,属浅山丘陵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植被茂密。 毛坝田园形成田园浴场,成为避暑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牛蹄岭景区牛蹄岭景区是香溪洞景区靠南的分景区,牛蹄岭解放战争,它不仅是安康人民革命历史的骄傲,也是安康新历史的光辉起点。开发恢复和建设牛蹄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牛蹄岭景区主要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解放战争时期的碉堡、战壕遗址为主体,修建解放战争纪念碑,运用声控手段建设解放安康纪念馆、展览馆,建设攀岩健身点、模拟战场演练场、接待中心、生态停车场等。 铁瓦殿道观铁瓦殿位于汉阴县城西南方距国道二级路高粱铺段20余公里处,是道教文化重要的传播地之一,海拔米,原名“离尘寺”,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年,景区古树参天,溪水潺潺,怪石嶙峋,奇花与异草遍布,竹林与云海为伴,登临峰顶,可眺汉阴、紫阳、石泉三县,原始森林美景尽收眼底。该殿系用精选的石条建成,因主殿用铸制的千斤铁瓦覆盖而得名。 汉阴菩萨泉闻名遐迩的汉阴菩萨泉,位于县城以北的龙岗中段。它因有一眼奇特的山泉,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成了千年难解之谜。又因登临它,全城风光、月河田园景色能尽收眼底,成了人们休闲赏景的好去处。原庙门两侧有石刻对联曰:“三百里河山知是何年图画,数千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这便是昔日菩萨泉胜景的写照。历代文人墨客游此,吟唱不绝,题诗作画,感慨不已。清晚期名士钱昆秀游菩萨泉曾诗咏:“几度寻幽历胜区,郁葱佳气近城隅,泉声喷涧听偏韵,草色笼烟淡欲无。古树夕阳明眼底,小桥流水傍山隅。龙岗好景知多少,此乃蓬莱一画图”。 最早的菩萨泉,只有一泓清的泉水,清凉可口,吸引着过往行人。清康熙《汉阴县志》描绘它:“倚岗豁为土穴,高丈阔常深二寻,上戴土壤,不骞不崩,泉自龙口出,汇为一潭,浸润两壁,不泛不溢”。龙岗不高,又是一座孤立的山冈,为什么能在它中部南坡偏上段出现一眼冬夏不涸、不泛不溢、不垮不塌的清凉可口山泉?泉水从何而来?多少代人求证,均未找到答案,只得以“龙泉”相称,在此修建了土地庙。明代之时,有一年大旱,人们举着火把,舞着旱龙,点放山铳,携香带表,前往龙泉虔诚求雨。碰巧“祷辄六澍”,天降大雨,干枯的农作得救,民众欢心庆贺,认为是菩萨手握净瓶,滴水人间,解救了民困,故而将龙泉改为菩萨泉,并修建殿宇,供奉菩萨和龙王。清嘉庆有年,陕南久旱不雨,草木枯死。饥民遍野,唯独汉阴时有降雨,免受其灾,汉阴厅通判钱鹤年主事后,认为这是菩萨保佑给汉阴降了福音,便组织民众捐物筹款,大兴土木,修建了砖木结构、歇山顶、清水脊大殿,在岔脊上雕塑了形态生动的人物、走兽塑像,还对主体建筑进行了油漆彩绘,使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后来又增修了门楼、厢房、“桂中明月”、“水厅幽林”、“万年戏楼”及木雕彩绘牌坊等建筑。民国二十三年(1934),新建了百子门、百子堂。此后,对庙宇进行了粉饰,龙泉口配置了锡铸银龙,泉水自银龙口滴出,并在路两旁置有花坛、盆景,四季常青。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举办庙会,公演汉调二黄5天,热闹非凡。民国二十五年(1936),整修了菩萨泉周围百亩林区,并在林区建亭榭,辟曲径,装点一新,使菩萨泉景区成了树木参天、绿荫环抱、鸟语花香、曲径通幽的人们休闲好去处。抗日战争期间,建了抗日英雄纪念碑,又对景区主道进行了拓宽,增设了凉亭石几。每到夕阳西下,游下如织。 “文革”中,菩萨泉遭到毁灭性破坏。从上世纪末开始,得以恢复重建菩萨泉正殿,依山还建有药王祠、唐公祠、对景区实施了封山育林,绿化美化,并修建了千步梯、观景台等配套设施。如今,沿古木掩映的千步梯攀援而上不到200米,眼前突现一大平台,古树浓荫之下,有游人在休憩,有休闲客在观看县城美景,品味浮雕故事,聆听殿堂悠悠钟鼓之声,再进到正殿,下龙池捧一掬甘醇的山泉饮下,顿会神清气爽。正如殿前碑文所写:“山峻险,城嚣喧,独此处,可休闲,能常常游览,心态怡然,紫燕彩莺花前舞,仙乐佛音空中传。” 汉阴文峰塔文峰塔是山城汉阴的象征,是百多年来沧桑变迁的历史见证。文史记载:“清同治十二年()筹资兴建,次年落成,筑于明城墙东南角隅垣上,是当时县令及地方绅士为“文出卧龙”而捐资所修。 文峰塔造型之美,设计之巧,构思之奇,匠艺之工,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塔高十二丈,塔体五层,通体均为砖结构,呈六棱楼阁式锥形。各层均为砖砌的檐、椽、斗拱,六角端外伸,石雕龙头似螭首,翘首下悬铎铃。一楼侧东面有拱券洞门,其他五面上方嵌圆眼透窗,二层以上六面均有洞门,侧东门上方俱有阑额字匾,衬以美仑美奂的花纹图案,塔身自下而上逐渐收缩,塔成之时,即成山城一景。其正月初一登城墙,会带来蒸蒸日上的运气;进塔游观,可带来步步高升的福气;上塔楼拜叩魁星点斗神像,能带来文星下凡的才气。外地人来此,也敬慕这样的风俗,游塔再参观“三沈”纪念馆,乃是铭记先祖兴塔之意.仰慕文化先驱,张扬文化名城。 龙寨沟景区龙寨沟景区位于汉阴县城东南15公里,是最新发崛的自然生态风景区。沿山间小路而上,山路时而平坦、时而陡峭,潺潺溪流伴您找寻回归自然的感觉,并可领略到历史悠久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太白金景古寺、古洞穴,险秀称奇的山势和仪态万方的窈窕怪石及古寨堡等,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大自然森林植被间繁衍着20多种珍稀动物,是一个天然的生物基因库和天然奇石景区。 烟波湖烟波湖位于石泉县城西南二公里的汉水上游库区。烟波湖在曾溪乡占地12平方公里。国道穿境而过,与汉江平行而建,沿途山清水秀,景色怡人。碧绿宽阔的江面上网箱养鱼一字排开,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千年禹王宫禹王宫位于石泉县城中部,旁边是禹王宫辅助建筑江西会馆、关帝庙,现主体建筑保存完好。禹王宫始建于唐代,明弘治年间扩建,清道光年间重修。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而建,禹王宫内立有禹王塑像。在遗留下来的碑石上,刻写的万寿宫几个字书体风格流畅,是宋代名家苏黄及门下所刻写。 现存禹王宫正殿,建筑美观宏大,雕梁画栋,巧夺天工。尤其是正殿大门前两侧左右坐落着直径3米,高米的两个大石龟雕刻精美,石质为黑色大理石。左侧门首两尊石狮,右侧石牛、石马。宫顶梁中姜公亭、碑雕有飞禽走兽。龙生9子,蟠 、鸳鸯,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等在屋顶排列有序。宫内有大足型、小足型雕塑神像;其左右室壁画是大禹治水艰难曲折的足迹,以及其生活习俗方面的珍贵资料。壁画的色彩用红、篮、绿、白、棕、黑等颜料绘制而成。 有关专家认为,禹王宫的建筑材料与全国其它地区的禹王宫建材不同,正殿一砖一瓦都依画像《禹王宫》的楷书字样烧制而成。禹王宫的各种建筑都有特殊标志,至今保存完好。 望江寺遗址望江寺遗址位于县城西南十公里的曾溪火车站上方,国道旁,烟波湖南岸,交通十分便捷。旧寺庙已不存在,仅遗留:释迦牟尼佛、如来佛、阿弥陀佛三尊石像和三块功德记事碑。三尊石像石质为花岗岩,坐像造型,比例与真人大小相等。如来佛像十分完整,面部鼻高眼大,目光略下视,双手在胸前作手印;释迦佛身部完整,原佛像头被毁,现已补塑一头像,但造型低劣;阿弥陀佛整体基本完整,面部五官略有损伤。三块功德记事碑,石质均为绿豆石,其中二块为清嘉庆16年,咸丰3年,另一块无年限落款,碑文记载有《望江寺供石佛三尊,自汉而兴历时久远……》等证明望江寺兴建于汉代,另外还有生铁铸三足香炉一个。当地村民在原址修简易瓦房一间,将三尊石佛供置其内。 石泉莲花石风景区石泉县莲花石距县城仅10公里,紧邻安石(安康一石泉)二级公路,这一带经汉江数千百年冲刷形成的峡谷,长2公里多,两岸天然形成的石笋、石花,石质白而滑,形状张如瓣,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灿然开放,游人至此,如入仙境。据考证,这个石白色石带的形成经历了数亿年的历史。 左溪天池寺左溪天池寺,位于县城西南15公里的曾溪乡立新村,以天池瑞莲而闻名四方,是我县古八景之一。据遗址碑文记载,天池寺始建于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年),解放时毁,后作为学校。现在遗址上发现清乾隆至道光碑六块,均为功德碑,最为珍贵的是发现明代成化二十三年记事碑一块,上刻有赞天池八景七律诗一首,其诗意境高远,对仗工稳。遗址上还有古桂花二棵,十分茂盛。 遗址下方约50米有5亩大一水池,水已被当地农民放走,现在荒草丛生,早已不见天池瑞莲的美景。遗址四面峰恋叠嶂,竹木掩映,景色如画。 中坝大峡谷中坝大峡谷位于陕西省石泉县境内的汉江南侧,距县城20公里,距西安—汉中高速公路60公里,距安康市公里。公路直通景区,是近期发现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旅游项目。峡谷内风光秀丽,风格独特,风景如画。具有窄、长、秀、奇、清、灵、野、神、险、幽的特点,集峰、石、洞、林、禽、兽、泉、潭、瀑等自然景观于一体,步移景异,景象万千。 峡谷景观总长度十余公里,由大峡谷、小峡谷、牛心峡、龙洞和黄村坝田园五大景区和一百多个景点组成。 大峡谷七公里,整个峡谷为一线天,最宽处仅有十米,千曲百折,曲径如走蛇。两侧岩壁层层叠叠,垂直高度千米,森林密布,许多地方抬头不见天。有壁立千韧的舍身崖,高耸入云千余米;有栩栩如生的鹞子岩;有刀削剑劈的鹰嘴峰,还有的**腰峡等景点. 小峡谷宽不盈米,峡内地势高峻,水流湍急,山石奇趣,奇峰秀瀑,危岩多峭,在一公里内河流几次瀑跌。牛心峡别有洞天。有形状似兽、似物,姿态万千。有的似龟、有的似兔、有的似瓜,在峡谷里横卧有不少大小不等、重重叠叠、妙趣天成的玩石,如牛心石、连心石、仙人石、等都是美妙绝伦、惟妙惟肖。 最神秘的是峡谷的水源,是从三个分别叫青龙洞、黄龙洞和麻隆冬的山洞里流淌而出。流泉飞瀑婀娜多姿,如银练飞流直下,或如银帛铺天盖地,像翡翠珍珠镶嵌在狭长的峡槽里,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峡谷的尽头黄村坝村是桃花园般的村庄,峻峭的山峦环抱着数百亩平坦的农田。村中有古银杏树四百余棵,最大的七人环抱,已有一千一百年的历史,小的也需一人来围。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保留着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安宁、纯净、洗却心灵尘埃的幽雅之地,在这里旅游的人可得到一种满足、一种超脱,可嗅闻到悠远的荒古清香。 峡谷方圆10多公里,峡谷内山奇峰险,河沟纵横,鸟儿啁啁,流水潺潺。进入峡口,一泓深不见底的湖水映着翠峰,犹如一块碧蓝透明的美玉镶嵌在两旁的山崖之中,清脆的流水声伴着悦耳的鸟鸣声回荡在山水间,构成了人间仙境。中坝峡谷以幽、奇、险、静著称,最有名的景点有鹰咀崖、羊圈崖、王子洞、天坑等。 熨斗古戏楼石泉熨斗古戏楼始建于道光二十年(公元年),后遭兵灾焚毁,曾两次重修未果,至民国三十二年(年)方才建成,惜文革又遭破坏,后数十载不曾修缮,年久失修,残破不堪,已成危楼。 在各级领导和各部门以及当地民众的积极支持配合下,年5月,陕西仟佰众集团公司对熨斗古戏楼实施恢复、改造工程,历经数月,耗资百万,当年10月竣工。恢复后的古戏楼斗拱飞檐,气势恢宏,雕梁画栋,古风犹存,成为熨斗古镇和石泉旅游景区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 汉江燕翔洞景区汉江燕翔洞景区位于陕西省石泉县境内,占地80平方公里,北依秦岭,南接巴山。景区依托汉江,将汉江三峡、熨斗古镇、富水河、燕翔洞天、灵雀山及肖家古寨、狮岭风光、长岭峡谷等十几个风光旖逦、生态完美的主题景区、近个景点珠玉相缀,巧妙搭配,凸显出秦巴腹地、汉江两岸特有的原生态之美,并与悠久的汉水文化相结合,形成了融山、水、岩、洞自然景观及古镇、寺院、宗祠、戏园等人文景观为一体、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生态自然景区。 汉江燕翔洞是汉江上游以汉江为主题最大的生态旅游景区,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区,是国内了解秦、楚文化的最佳旅游地,是全国首评获选最具魅力的自驾游景区。 子午古栈道子午道,又叫子午谷,北口在长安县,叫子口;南口在洋县,叫午口,从长安出发翻越秦岭,经宁陕、石泉、西乡到洋县,全长公里。子午古栈道还称之为“荔枝道”。荔枝道是由川东涪陵经西乡至宁陕通往长安的通道。至今在紧邻西安的宁陕县广货街镇、江口镇等地方依稀可见先民们深凿于峭壁上的石窝。在这条古栈道旁边散落有摩崖石刻、唐兵-遗址、竹林八卦阵、铁板峰、石阵等十余处人文自然景观。 宁陕秦岭漂流宁陕秦岭漂流是陕西省首家采用蓄水漂流的项目.也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漂流点。 宁陕秦岭漂流位于宁陕县广货街镇铁桥(西万公路即国道km)处,漂流河段起点铁桥(海拔m),终点向坪,全长约9Km;落差m;平均比降1.5%。,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漂流点;河床最窄处宽20m,最宽处m;河谷主要为“V”字型,两岸高山相峙,村落民舍较少,具有“险、幽、野、静、秀”等特点。 据悉,宁陕漂流是陕西省首家采用蓄水漂流的项目,蓄水漂流坝选择在锁桥下约m峡谷入口处,该处河道宽40m,其上m内河道宽50-80m,能形成0m3的库容。起点码头及管理服务设施选择在铁桥对岸,建桥梁一座,办公服务用房m2。游客可在此停车、更衣、淋浴及下河漂流。 宁陕城隍庙宁陕县城隍庙建在长安河中的沙洲上,外形酷似一艘船,四周环水独居中央。四周古树参天,翠竹掩映。总面积余平方米,建筑面积0余平方米,其规格形制与衙属建筑相近,方位背北面南,整体建筑纵深.45米,宽33.5米。在后园中又修建了八卦图和东、西两间厢房,分别是书画展厅和文物陈列室。 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中,城隍庙殿内塑像、壁画、辅助设施及饰物以及部分殿堂建筑物俱遭毁损。部分建筑物主体因改建为人民公社 (后来改为乡政府)驻地,得以侥幸保存下来。年后,逐渐得到重视和保护。先是宁陕县政府将城隍庙确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又成立了保护机构“宁陕县文物管理所”。年以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抢救维修。新建了石拱桥、门楼,维修并恢复了戏楼、山门、过殿、东西庑、东西厢房、城隍殿(即正殿)、慈航殿(观音殿)、财神殿、药王殿,并增设了太极八卦坛、碑林、盆景园等,面貌焕然一新并初具规模。城隍庙在平面布局和排列上采用了中心对称的建筑手法,其主体建筑保留了清代建筑的典型特征。同时,因地处秦岭以南,受南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又显现出结构严谨、典雅秀丽、跌宕有致的韵味。历经风雨的宁陕县城隍庙,劫后幸存,是陕南极少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3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陕江口烈士陵园年6月,中原人民解放军突破-几十多万军队的层层包围,-将军所率领的三五九旅和干部达陕南时,-要我中原部队派出代表与其进行和谈;-将军应-胡宗南之邀,派出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赴西安谈判,途经宁陕县江口被驻守该地胡宗南部61师团扣留杀害。 为缅怀和悼念革命先烈,年在江口回族镇修了三烈士陵园,1年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茶山风情园景区“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这是清嘉庆年间兴安知州叶世倬的诗句,为紫阳茶作了最早的广告。 紫阳茶文化自东汉开始萌芽,到唐代,茶叶作为金州“土贡”,成为献给朝廷的山珍,而紫阳是陕南茶的主要产区,茶的采摘、制作、饮用水平提高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紫阳茶文化。 位于任河河畔的紫阳瓦房茶研所当年是西北最大的茶研所,也是紫阳茶最大的种植、研制、加工茶叶基地。两万亩的茶山放眼望去,一排排葱葱郁郁的茶树围山而生,一片绿色的海洋象一条玉带子紧紧包裹着群山,清晨漫步茶山,雾气由浓渐薄,由下而上弥漫蒸腾于茶园间,和着淡淡的茶香,时而可看见采茶女婀娜的身影穿梭其中,时而又可听到“郎在对门唱山歌哟”等清新婉转的民歌小调,仿佛进入仙境一般。累了,坐下一边欣赏茶艺表演,一边品啜香幽味醇的紫阳茶,正如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吟诵的“无忧何必去饮酒,清静常品紫阳茶。” 仙人洞真人宫景区仙人洞真人宫景区位于紫阳县城南岸,是距县城最近的旅游景点。面积公顷,纵深4公里,景区内植被丰富,气候宜人,有几百种亚热带植物,是安康地区最大的植物基因库。 仙人洞是道教南派创始人张平叔-之处,因张平叔号紫阳,紫阳县名由此而来。张平叔生活在北宋年间,原是浙江一名县令,因一句玩笑使其奴坤自尽,悔恨不已,被判充军。后遇道人点化人道,云游至此,见此处山高林密,水流潺潺,实为-佳地,遂凿洞面壁,-内丹,著有《悟真篇》等南派道教艺术著作,奠定了南派道教的理论基础,开现代内功之先河,人称紫阳真人,正式恢复道教活动经省宗教局批准,在现址修建了气势恢宏的真人宫。 真人宫内供奉着真武大帝、太上老君、药王爷等神像。这里风景秀丽、环境优雅。每年庙会节期间,香客不断,游入如织,热闹非凡,正是“真人得道乘风去,游客慕名过江来”。 亲们,安康风景太多,我就只说这么多!以后我会一一列举,还望亲们继续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成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