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6-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来来来

已经开始烤电炉子的小伙伴们

赶紧坐好

听小编给你详细介绍

关系到每个安康人钱包的事儿

能省下不少钱哦~

根据陕西省物价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我省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政策的通知》(陕价商发〔〕97号文),对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政策进行了完善,为居民提供峰谷电价和电采暖两种新电价政策。居民可自愿选择执行此项政策。需享用此政策的客户可向国网安康供电公司各营业厅提出申请,经审核通过,国网安康供电公司将免费更换安装电能表。

1

居民峰谷电价政策

居民峰谷电价,是将一天24小时划分成两个时间段,即:

峰段:每日8:00时--22:00时

谷段:每日22:00时--次日8:00时

执行范围:

1、由国网安康供电公司直抄到户的城乡居民“一户一表”客户,执行居民电价的非居民客户。{范围按照《陕西省物价局关于规范居民生活用电价格适用范围的通知》(陕价商发〔〕99号)确定};

2、居民合表用户不执行。

执行标准:

客户选择执行居民峰谷分时电价后,峰段价格在现行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加价0.05元,谷段价格在现行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降低0.2元。

单位:元/千瓦时

注:以上价格随电价政策调整而调整。

执行周期:

居民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执行时间以年为周期,原则上一年内不做调整(备注:为日历年而不是自然年)。如:客户申请自年10月1日起执行居民分时电价政策,则在年9月30日之前不允许变更。

办理方式:

对需要执行分时电价的“一户一表”居民客户,可在抄表例日前10个工作日,由户主持本人有效身份证、近期缴纳电费的凭证到就近的供电营业厅申请办理,他人办理的需再持办理人身份证和户主签字的委托书。

注意事项:

1、选择执行峰谷分时电价且已执行了阶梯电价政策的居民客户,其年阶梯月份数由12个月调整为7个月;即:

一档电量为:*7=千瓦时及以下;

二档电量为:千瓦时-(*7)千瓦时;

三档电量为:千瓦时及以上。

2、对在11月1日至3月31日间开始执行(或取消)居民峰谷政策的“一户一表”居民客户,其阶梯档位按照实际月份数计算,不足1个月的按一个月计算。

2

居民电采暖电价政策

经用户申请和电网企业认定后,客户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5个月)用电量全部执行居民阶梯第一档电价,阶梯年内其余月份按照7个月的阶梯档位执行年阶梯电价政策。

范围:对省内不具备集中采暖条件,采用电锅炉、电地热、电热膜等电采暖方式取暖的“一户一表”居民用户。

办理方式:

申请执行居民电采暖政策的客户,需要提前10个工作日,持户主本人有效身份证复印件、与用电地址相符的房屋产权证书、物业办或小区管理单位提供的非集中供热证明以及近期缴纳电费的凭证到就近的供电营业厅申请办理。

注意事项:

1、由小区物业代收电费的用户不享受新电价政策;

2、居民峰谷电价和居民电采暖电价执行范围为隶属国网安康供电公司管辖范围内的用户,即安康市汉滨区、旬阳县及白河县供电范围内的用电客户。

看不懂?

没关系

咱们一起来算笔账

你就知道划算不划算~

假如您是电采暖客户、典型的五口之家,平米的房子,用电规律基本为夏季3个月月均用电量千瓦时,冬季5个月月均用电量千瓦时,春、秋4月均用电量千瓦时,全年用电10千瓦时。

(1)原来执行居民阶梯电价时,电费是这样累计的:

按照阶梯电价累计规则,这个五口之家的全年电费支出是:

第一档电费:×0.=.元;

第二档电费:(4-)×0.=.元;

第三档电费:(10-4)×0.=.08元;

全年合计:.+.+.08=.94元

(2)选择执行居民采暖电价后,春、夏、秋7个月仍执行阶梯电价,全年电费支出是:

冬季5个月采暖电费:×5×0.=.4元,接近市政4个月供暖费×5.8×4=;

其余7个月电量合计:×3+×4=千瓦时;

其余7个月第一档电费:×0.=.元;

其余7个月第二档电费:(-)×0.=.元;

其余7个月第三档电费:(-)×0.=.元;

全年合计:.4+.+.+.=.44元

选择居民采暖电价,全年省下.5元!

来源:国网安康供电公司

你可能错过了:

安康车牌号今天起50选一,“滚筒、豹子”号全凭你手气!赶紧!

安康车主注意,天开车无违章,我们奖你三吨汽油!

巴山路明天封闭,安康这10条公交线路有变,千万别坐错!

今天,江南江北的这两件事儿,关乎所有安康人的出行!

本期编辑:小珊

“百日无违章挑战赛”火热报名中

回复“百日无违章”即可参与报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