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1

报考范围

一、我市高中阶段教育有哪些学校?

我市高中阶段教育的学校有:普通高中(含公办和民办高中)、高职(高等学校五年制专科,下同)、中职学校(含教育系统的职业高中、普通中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的技工学校)。除高职院校招生工作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管理外,其他学校由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组织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

二、各类考生的报考范围是什么?

注:

1、12所省、市属普通高中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广雅中学、执信中学、2中、6中、铁一中学、广大附中、协和中学、广东华侨中学、美术中学、广州外国语学校。

2、31所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即1中、3中、4中、5中、7中、16中、65中、80中、86中、89中、培正中学、育才中学、南武中学、真光中学、广州中学(原47中)、天河中学、培英中学、玉岩中学、南沙第一中学、仲元中学、番禺中学、象贤中学、禺山中学、省二师番禺附中、秀全中学、邝维煜纪念中学、花都新华中学、从化中学、从化六中、增城中学、新塘中学,在提前批面向全市招收户籍生(含政策性照顾借读生)。但招收学校所在区以外的学生人数不能超过本校当年招生总计划的15%。

3、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报考条件的借读生:具有我市初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其父亲或母亲在我市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3年以上并持有《广东省居住证》,按国家规定在我市参加社会保险(含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非本市户籍的应届毕业生(简称“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报考条件的借读生”,下同)。

4、公办普通高中招收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报考条件的借读生不超过学校所在批次招生计划的8%。

5、年全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指标比例是示范性高中今年招生总计划的30%。

三、户籍和学籍不在同一个区的考生,升学范围有何规定?

学籍与户籍不在同一个区的考生,可自主选择按学籍或户籍所在区升学。选择按户籍所在区升学的,称为“跨区生”,须在中考报名时提出跨区申请,报考范围与其户籍所在区具有该区学籍和户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相同。不申请跨区的,则默认按学籍所在区升学,报考范围与其学籍所在区具有该区户籍和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相同。符合指标生报考资格的考生,无论是否跨区,都只能报考学籍所在学校分得的指标计划。

四、南沙“三镇”和番禺的考生报考范围需要注意什么?

1、学籍或户籍在南沙区东涌镇、榄核镇和大岗镇(简称“三镇”)且选择在南沙区升学的考生,除可报考面向全市招生的学校外,还可报考南沙区和番禺区的区属公办普通高中,都视为本区考生。

2、学籍或户籍在番禺区且选择在番禺区升学的,仍可按区划调整前的政策报考三镇所辖的公办普通高中(即南沙东涌中学、鱼窝头中学和大岗中学),即南沙和番禺两区的考生都可报考三镇的初中。

3、指标计划分配时,三镇的初中学校只参加南沙区指标计划分配。

五、越秀、海珠、荔湾三区的考生升学范围要注意什么?

除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指标计划是三个区各自独立进行分配外,普通高中其余计划招生时,三个区同属一个招生区域,即三个区的考生等同于一个区的考生,均可报考三区的区属普通高中,不视作外区考生。

六、我市户籍的往届生和外地返穗生的报考范围有什么规定?

具有广州市户籍的往届生、外地返穗生的报考范围与其户籍所在地具有该区户籍和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相同。符合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条件的往届生,报考范围与应届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相同。

七、什么是异地借读生?各类借读生的报考范围有何规定?

具有我市初中学籍、非我市户籍的应届生,统称异地借读生,其报考范围如下:

1、经审核符合政策性照顾条件的借读生(含往届),报考范围与其学籍所在区的具有该区学籍和户籍的应届生相同。

2、经审核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报考条件的借读生,可报考12所省、市属普通高中和学籍所在区的区属公办普通高中(各级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此类借读生不超过学校所在批次招生计划的8%),及在我市招生的民办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

3、不符合上述两类的其他借读生,可报考在我市招生的民办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

八、无广州市学籍的港、澳、台及国外来穗升学生,以及符合报名条件的往届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可报考哪些学校?

无我市学籍的港澳台或国外来穗升学生,及符合条件的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的往届生只可报考在我市招生的民办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

九、如何理解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可在提前批面向全市招生,但招收学校所在区以外的学生人数不能超过本校当年招生总计划的15%?

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可在提前批面向全市招收我市户籍生(含政策性照顾异地借读生),但招收学校所在区以外的学生人数不能超过本校当年招生总计划的15%。具体招生计划数由学校报主管部门同意后确定,详见《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指南》(下简称《报考指南》)第七部分各校“外区招生最大计划数”。

例如:某校今年总招生计划为人,在提前批安排招生计划人,其中最多安排75人(占总计划15%)招收学校所在区以外的学生,余下人面向本区招生;其余计划安排在第一批面向本区招收人。

区属示范性高中在提前批面向全市招生,考生选择更多,建议考生结合自身学业水平,参照招生学校往年录取分数,可适当考虑报考外区示范性高中。

1

指标生必读

一、什么是“指标到校”,符合什么条件的考生可报考指标计划?

广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将部分招生计划直接分配到初中学校,简称为“指标到校”,年指标分配的比例是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30%。

报考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计划的考生,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广州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户籍从外市迁入的,户籍迁入的截止日期为年3月31日。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的资格以年3月31日前审核通过的为准。

2、本校完整三年学籍并在本校就读到毕业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含符合《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暂行办法》﹤粤教基〔7〕66号﹥规定从市外转学到本市并在转入学校就读到毕业的初中应届毕业生)。

二、往届生、返穗生具有“指标生”报考资格吗?

“指标到校”的招生计划是分配到初中学校,往届生、返穗生不属我市初中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没有我市初中应届生的学籍,所以没有“指标生”报考资格。

三、哪些学校有“指标到校”的招生计划,指标分配的范围是什么?

我市所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都有指标生招生计划,今年共有41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44个校区)。其中10所省、市属示范性普通高中(11个校区)指标计划面向全市分配,31所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33个校区)指标计划面向本区分配。具体如下:

四、每个初中毕业生都能报考上述各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指标计划吗?

不是,符合指标生报考资格的考生只能报考分配到学籍所在初中学校的省、市属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指标计划,和本区的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指标计划。不能报考外区的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计划。

五、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计划是如何分配的?

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指标计划由市招考办统一采用电脑派位的方式进行分配。年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计划电脑派位仪式于今年5月10日举行,全程现场公证,并于派位当天在广州招考网公布指标计划分配结果。具体指标分配结果详见《报考指南》第七部分。

1、根据各区指标考生数在全市所占份额,逐一将省、市属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计划按比例分配至各区,再以区为单位整体打包后,根据各初中学校指标考生数在本区所占份额随机分配至各送生学校。

2、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计划是将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招生计划整体打包汇总,再根据各初中学校指标考生数在本区所占份额随机分配至各初中学校。

3、省、市属学校初中部按属地管理原则,在毕业生学籍所在区参与指标分配。老三区(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视为三个独立的招生区域参与指标分配。南沙区东涌镇、榄核镇和大岗镇的初中学校参与南沙区的指标分配。

3

填报志愿

一、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批次有哪些?

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分两阶段进行,先进行普通高中的录取(含普通高中补录),再进行中职学校的录取。招生批次安排如下:

独立招生学校:外语、美术类和招收“宏志班”的学校,以及其他独立招生学校。

提前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分为两步,先进行指标计划的录取,再进行统一计划的录取。

第一批:省一级普通高中学校。

第二批提前录取:广州市美术中学。

第二批:市一级普通高中学校。

第三批:区一级及以下普通高中学校。

第四批:各级各类中职学校(含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学校)。

民办普通高中学校除在原等级批次安排不得少于招生总计划的30%外,学校可自主选择另一个批次(提前批除外)安排招生计划。除老三区外其他面向本区招生的普通高中学校的招生批次(一至三批)由各区确定,但整个招生进程必须与全市保持一致。

二、如何填报志愿?

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实行网上填报志愿,考生登录“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考服务平台”(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